勒夏特里原理理解与运用.docx
《勒夏特里原理理解与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勒夏特里原理理解与运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勒夏特里原理理解与运用由于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可逆性,要用化学平衡的概念来描述反应完成后的状态。所以研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就成了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而勒夏特里原理就是,判别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有何影响的较常用工具之一。一、勒夏特里原理的理论依据如果说勒夏特里在1887年,概括出这个原理时,还有一定的经验性的话。现在,人们对这个原理的认识,早已上升到了有严谨理论支撑的高度。在无机化学教材中就有这些定量的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但这些定量的讨论与勒夏特里原理间衔接的并不很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下述的方法来“导出”这个原理:对溶液中的任意的可逆反应,aA+bB=dD
2、+eE0当其达到平衡状态后,其中各物质的活度分别为。八九、明)和心,它们之间要满足热力学平衡常数(也叫标准平衡常数)关系式K_福K(1)如果改变这个平衡的条件(如某物质的浓度,或压强),就会使体系处于非平衡的状态。这时,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呢?最为严格的讨论,当然是计算该体系的自由能变了。其自由能变为负值(Ar伙0),表示反应要正向进行。当反应的自由能变为正值时,反应是要逆向进行的。计算非标准状态下反应的自由能变,当然要用到下面的化学反应等温式,rG=rG0+RT1nJh(2)由于其中的AWTO二所以化学反应等温式还可以被写为,AfC=1hKo(3)其中的血是活度商。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当
3、所讨论的对象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时,式(3)可被改写为ArG=JRT1i1-Kc(4)3_2的其中的KC为浓度平衡常数【Amr,数值上与标准平衡常数相等。Jca-为浓度商堞-w。如果,只改变反应物中A的浓度,令q=nA,则c+(nA)而其它物质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即仍有CBjBF等),则式(4)可变为。4_=RT1-=RT-=RTn=RTU1-Kc或c:或JSFW(5)用这个式(5)可以进行以下的讨论:(1)当增大A的浓度(也就是n1)时,式(5)中最后的分数项就会小于1导致自然对数项为负值,而使反应的自由能变(ArG)也为负值。即平衡要正向移动。似乎是在不让反应物A的浓度增的那样大。(2)当减
4、小A的浓度(水1)时,式(5)中最后的分数项就会大于1导致自然对数项为正值,使反应的自由能变为正值。即平衡要逆向移动。似乎不让反应物A的浓度减的那样少。对(1)、(2)这两种情况,可归纳为“改变某反应物浓度,平衡就会向减弱这种浓度改变的方向移动”。如果,只改变产物中D的浓度,令C1nD,而Q,J(nD)%而其它物质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如仍有CBJBF等),则式(4)可变为。用这个式(6)可以进行以下的讨论:(3)当增大D的浓度(n1)时,式(6)中最后的项就会大于1,导致自然对数项为正值,而使反应的自由能变也为正值。即平衡要逆向移动。似乎是在不让产物D的浓度增的那样大。(2)当减小D的浓度(n1
5、时),如果还有(d+e-a-b)1(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是增加的),则有n()1,而使Ar600即反应要逆向移动(这是分子数减少的方向)。当增大压强(即n1时),如果有(d+e-a-b)1(即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减少),则有-b)1,而使Ar伏0。即反应要正向移动(这还是分子数减少的方向)。这两种情况可概括为,(1)增大压强,平衡要向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对减小压强(n1情况,及减小压强(n1)的(d+e-a-b)0时,代表这是一个吸热反应;当0就表示升温,而人水0表示的是降温。在升高体系的温度时(3方0),式(9)右端的自然对数项的符号,完全取决于ArSPAN的符号。当Ar0时(吸热反应),右端
6、的自然对数项也大于0,K2Ki0即反应要正向移动,这是一个吸热反应的方向。当Ar0时(放热反应),右端的自然对数项也小于0,K,o即反应要逆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的),这还是一个吸热反应的方向。从这两种情况可以归纳出,(1)升高温度(无论反应原来是吸热还是放热),都会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相当于抵消一些升温)移动。同样对降温的情况,也可以归纳出,(2)降低温度,会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相当于抵消一些降温)移动。考虑到(1)与(2)这两句话中的“升温”与“降温”都是相对的。更抽象一些,这两句话还可以被概括为,“改变体系的温度时,平衡要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不难看出,“假如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里 原理 理解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