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新时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循环农业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并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别是近年来,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但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日益加大,农业发展已经到了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势在必行。为深入了解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研究探讨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年10月份,我们专门到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市,对农业与畜牧业
2、生态循环发展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我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一、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和肉蛋奶等畜产品供给的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显著成效。(一)坚持示范带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不断加强。2011年以来,在全省组织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县项目,省财政共投入4.24亿元,累计组织实施项目建设128县次。2016年-2017年,在基础较好的农业基地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基地示范建设,两年来省财政共投入1.48亿元,在全省实施示范
3、项目53县次,有力推动了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与此同时,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活动,评选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区18个、示范点85个,在项目示范带动下,全省建设规模以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8387个,面积达1005万亩。如荷泽市争取省财政补助资金3160万元,建设省级示范项目11个,全市建成规模以上农业示范基地26个,推进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粮改饲玉米收储突破30万吨。全省积极开展畜牧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连续8年实施部、省、市、县4级联创,通过改良品种、改造圈舍、配套设备、完善设施等,提高规范养殖水平。目前共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80家、省级1706家、市县级30
4、00多家,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大力推进现代畜牧园区建设,引导家庭农场、养殖大户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推动要素集聚优化,发展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组织等“多位一体”模式,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强化项目推动,实施种养结合一体化试点工程,投入资金115亿元,扶持7个县探索农牧循环新机制。(二)坚持突出重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省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省2016-2023年化肥减量使用行动方案省到2023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文件,成立了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大力推动化肥农药
5、减量增效。淄博市在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中,大力推广科学施肥等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推广有机肥使用,并建立高毒农药统一储备管理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制度,对农业面源污染开展防治攻坚,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地认证199.1万亩,占全部农产品总面积的71.59%,占比居全省第一。2016年全省配方化肥推广应用面积达到520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30万亩。强化农药监管,推行农药经营台账制度,严格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农业生产,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平稳下降,2016年全省化肥施用量同比减少7.03万吨,农药同比减少2.43万吨。潍坊市大力推进农
6、药减量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潍坊市禁用限用剧毒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对高毒农药管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指导科学用药,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2016年绿色防控面积达到460万亩,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1%o省政府发布了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4-2023),启动实施土壤改良、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等工程,4年来,省财政共投入资金2.8亿元,在103个县(次)开展试点示范,累计推广面积135万多亩。荷泽市争取省财政资金7000多万,在9个县市区实施了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等6项工程试点,项目区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济宁市实施了
7、环南四湖池塘生态改造工程,改造池塘1.07万亩,有效改善了南四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提升工程,以“一沟两池”配套为重点,着力抓好养殖环境治理,从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加快发展生态、特色、旅游畜牧业,实施精致畜牧业品牌创建,扩大优质高端畜产品供给,实现畜禽养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在巩固家禽和生猪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快牛羊驴等草食畜发展,推进草畜配套,构建新型种养模式。优化养殖布局,科学划定“三区”,年内将完成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关闭搬迁,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关闭搬迁任务96%以上,科学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支持畜禽养殖向粮食主产区和果菜茶优势区转移,推动形成养殖、种
8、植业生态循环格局。(三)坚持绿色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稳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截至2016年底,各类沼气工程池容量达到2400万立方米。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推广秸秆全量精细化还田、秸秆青贮氨化等综合利用技术模式,2016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7500万吨,利用率达87虬以地膜污染防治工程项目为载体,积极推广0.008mm以上标准地膜和可控降解生态地膜栽培技术。围绕大型规模养殖场、专业化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中小养殖场户、专业化服务组织4类主体,指导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逐步培育成支撑农牧循环的新产业,目前,全省畜禽粪便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时代 生态 循环 农业 发展 情况 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