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做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做法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就让学生来学习并绘制条形统计图,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新课标中明确表明条形统计图的定义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据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长方形纸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但不能清除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这都是学生容易记住的条形统计图的概念,通过我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中,会出现各种小问题。如何帮助学生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在今年的教学活动中我是按照以下几步指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就少多了,并且还能快速的绘制条形统计图了。一、确定
2、高度:学生由于是刚开始接触统计图的知识,他们还不能很清楚了解绘制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好处、以及技巧。所以我刚开始就让学生观察一张完整的条形统计图,让他们比较每个方条的不同之处。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学生明白了每个方条表示的数据的多少是不一样的,数据越大方条越高,数据越小方条越矮。从而明白确定方条的高度是绘制条形统计图中最重要的一步,可是“定高度”对学生来说是难中之难,不是我们能用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如何才能准确的帮助学生定高度呢?首先,我让学生用直尺量出每个方格的高度(用毫米做单位)。然后根据纵轴上的数据,找出每个方格表示数据的多少,从而求出1毫米表示的数据。例如:方格的高度是5毫米,每个方格表示
3、的数据是10个,105二2(个),1毫米就表示2个数据,数据24在图中的高度就在2格的上面2毫米处,用直尺一量,找出2毫米就能准确的确定数据24的高度了,最后用直尺卡住点的位置画上一个短横就可以了。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能大大的提高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中方条所表示数据多少的准确度。二、描边框:这一步对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少部分学生有遗漏的现象。为了避免现在班级学生中再出现这种现象,我为学生准备了两张自己绘制的同一题的条形统计图,让他们观察、比较两张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从而发现描了边框的条形统计图要比没有描边框的条形统计图,看起来更美观和舒服。学生在自己的绘制条
4、形统计图时也能有意识的使用直尺描边框了。并且在以后的练习中,如果发现了有没有用直尺描边框的,我是坚决让其擦掉,重新绘制条形统计图,不让学生存在一点侥幸心存在。三、画斜线:关于“画斜线”是我自己要求学生这样去做的,在原先的教学中,我常常忽视了这一块,很多学生都是用铅笔涂得满满的,这样不仅学生的时间浪费了很多,而且看起来也不美观。并且当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出现问题后,作业纸上还擦不干净,黑乎乎的一片,让人一看就头疼。为了避免这样的情景再次出现,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要求学生用直尺画斜线,并且根据方条的高矮,画适当数量的斜线,一般我要求学生画5、6条斜线就可以了,不需要画的太过密集了。从平时的作业
5、中,我发现自己所教的这四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时间上节省了很多,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可取的,对学生是有帮助的。四、标数据:“标数据”是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中最容易遗忘的一步,也在原来的教材中就没有要求过的,但是我一直都要求自己的学生最后把数据给标上,并且向学生讲明标数据的好处。我们自己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中画方条的高度会有误差,但是当我们把数据标在方条上后,看图的人就不会太在意方条画的是高了一点,还是矮了一点。并且这也是我们不需要动脑筋就可以直接完成的,还会使自己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更清楚的把数据展现给别人看,从而不会因为自己绘制上误差,使他人对数据造成误解。五、写时间:这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一块,由于它在统计图的右上角,学生常常把统计图绘制结束后,就忽略了它的存在,并且它是不确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我让学生每次看到统计图时,都让他们说说制图的时间,并且当学生自己再重新绘制统计图时,比一比时间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写时间”的认识。只要我们付出了,总是会有回报的,也可能我们得到的回报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高,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能一直的坚持下去,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中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失误的出现。关于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做法张公山第一小学朱树森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