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1).docx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常规是维护学校教学工作而制定的制度和规范,既是学校及其职能部门管理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履行职务的基本准则。2 .各校要树立“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学常规,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形成本校教学管理特色。3 .各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国家、省、地方课程。学校和教师按照教学常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有效教学,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要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二、教学准备4 .制定教学计划。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学校应制定并公
2、布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同时对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提出明确要求,开学一周内各组根据学科、年级特点,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后执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实际做适当修改、调整并备案,同时在教学计划的备注栏中做详细记录。教师教学计划内容包括:(1)教学目标:即本学期教学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2)教学资源分析:即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容体系及重点和难点分析、其它必需的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分析。(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即学生及学生集体的基本发展状况、发展需要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程序分析等。(4)教学方法设计。是教学准备的核
3、心,即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预设相应的教学方式、策略、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学目标设计:应当具有全面性、阶段性、可操作性,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状态、教学条件等具体教育教学实际。每学年、每学期、每个单元及每个课时的教学活动均应有明确、适切、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理解和把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内在联系,从整体着眼,确定和处理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同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与课程内容安排的逻辑顺序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学生发展程度和个性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
4、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整合开发各类资源:教师要从教学活动的需要出发,对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和整合,要合理设计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设施、设备和实践基地的作用,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即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计划列出授课时数,不得随意增减课时。(6)教学评价方案。即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度及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方法。5 .备课。包括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坚决不允许不备课进课堂。(1)教师备课应遵循先个人备课一后集体备课一再二次备课的方式
5、,原则上按照课时进度开展大学科1次/周,小学科1次/2周,每次不少于2课时的集体备课,教师要按照要求参加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或区域教研网络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学校要保证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2)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撰写高质量的教案。(2)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要在每位教师事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主备人钻研教材遇到的难题,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对教材进行拓展、补充等问题。教
6、师要在集体备课后进行二次备课并形成教案,依案上课。集体备课情况要有记录、有追踪,教学管理人员要跟踪听课、评课,给予指导。(3)所有课型(例如新授课、练习课、讲评课、复习课)均需准备教案,没有教案或教案不完备不得实施教学。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教学步骤、练习与作业、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等。教案呈现:坚持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劳动相结合,由教师在学期初根据以下三方面要求,书写教案并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备案:一是参加工作5年内(含5年)的青年教师必须手写详案,助力书写与备课基本功扎实;二是参加工作5年以上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的中年教
7、师可以在区本电子教案上进行二次备课或手写简案;45岁以上老教师可以任选在区本电子教案上进行二次备课、手写简案、采用教材夹页教案。教案进度要求:每学期初,学科教师要有两周的超前备课量,日常授课要有一周的超前备课量。三、教学实施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决定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6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随意停课、串课,要按时上、下课,不得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要认真实施课堂教学,不得在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7 .教师应当根据教案组织教学,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案,把预设与生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8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
8、导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9 .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运用的灵活性,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 .要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向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11 .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教学 常规 管理 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