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导师制制度.docx
《中学德育导师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德育导师制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学德育导师制制度1、组织机构:(1)为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决定成立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转帮工作。(2)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受导学生名单确定与管理(1)受导学生名单确定:每位老师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任课班级班主任联系,确定受导学生。原则上每位老师单独授导1人(班主任把关,各任课教师授导学生不得重复),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应优先予以考虑。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提出受导要求。(2)通过填写表格建立受导学生个人档案。导师要对每位学生建立成
2、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等。(3)定期谈心与受导学生交流。(4)德育导师要定期与家长进行联系。具体时间由导师确定,但是每月至少应有一次以上的联系。联系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提倡导师进行家访。有关内容必须记载在德育导师授导记录表中。3、导师考核制度:学校将把德育导师制工作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的依据。学校将根据下列四种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第一,每位导师的授导记录情况。第二,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
3、作的评价。第三,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第四,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价。4、注意事项:正确处理实施德育导师制的三种关系:1、正确处理德育导师与教学的关系。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教书与育人彼此脱离的现象,通过德育导师制,真正落实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德育导师既要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正确处理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实施德育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补充,不是取消班主任,也不是以导师取代班主任,班主任也必须担任导师。在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将德育导师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与班主任对班级的全面管理有机整合,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3、正确处理导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导师应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导师应尊重家长,讲究与家长联络的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德育 导师制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