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考《法理学》重要考点.docx
《2023年法考《法理学》重要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法考《法理学》重要考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法考法理学重要考点法的概念的争议1、围绕着法的概念的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关于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和非实证主义或自然法的法的概念。A、所有的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没有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和道德是分离的:(1)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要素:分析主义法学,强调法的国家性,认为恶法亦法。代表人物:哈特、凯尔森、奥斯丁。(2)以法的实效为首要要素:法社会学、法现实主义,强调法的社会性。B、所有的非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结的:(1)以内容的正确性为法的概念的唯一定义要素:传统自然法学、认为恶法非法。(2)
2、以内容的正确性、法的实效、权威性执行同时作为法的概念定义要素:超越自然法和实证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综合法理学。代表:阿列克西。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2、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3.普遍性:(1)普遍有效性;(2)普遍平等对待;(3)普遍一致。4、以权利义务为内容:近代法治,强调权利本位。5、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6、具有可诉性:可以作为起诉、辩护和审理的依据(可争讼性、可裁判性)。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非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自然正义、权威制定、社会实效都是看到了法的本质的一个侧面。马克思主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到了法的本质,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
3、社会物质)三者的递进关系角度来把握法的本质。逐步递进三层次内涵国家性(正式性、官方性)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国家暴力机关保证实施;以正式法律形式公布;法律直接体现国家意志。(法与其他规范的区别)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不是个别成员意志简单相加;也会反映被统治阶级要求;已经不同于任何成员的意志,是一个独立的意志,具有高度统一性和权威性。物质制约性(社会性)法的内容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最终决定条件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上首先要存在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成员与组织关系、婚姻家庭关系,法律才能对这些关系上升为国家法律。因此,所有的立法活动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法的作用法的规范作用
4、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法的这五种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于法律的性质和价值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实现程度是会有所不同的。指引个别性指引(判决书、许可证);规范性指引(立法X后者更重要(本人、未发生)确定性指引(必须做或不做);襁定性指引(宣布权利,自由决定)评价(他人行为、已发生、依法)法律作为评价的一种标准(正义、效率、诚信是另外的标准)预测(交互行为)根据法律内容,可以预测到自己与他人交互行为的结果教育(不特定人、有法的实施)通过法律实施,对所有应该知悉(不知悉不影响生效)者进行教育强制(违法的人)法律
5、对于违法罪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法的要素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1)三大逻辑结构:假定条件(主要包括行为条件和主体条件)+行为模式(可为、勿为和应为)+法律后果(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2)三大逻辑结构在法律规则上缺一不可;但在法律条文中,上述结构则可省略。2、法律规则的分类:(1)授权性和义务性:授权(规定公民权利,可为模式);义务(设定义务。规定应为模式的,称为命令性规则;规定勿为模式的称为禁止性规则);(2)确定规则、委任规则和准用规则。委任(无法直接适用,需要其他机关进行立法);准用(无法直接适用,需要援引其他条文);确定(除了委任和准用,其他都是确定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可直接适用
6、);(3)强行性和任意性。强行(不允许随便变更;一般而言,义务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和人身权性质的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任意(允许自行选择或协商,部分权利性规则属于任意性规则)。3、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一个条文表述不同的法律规则或其要素;(2)法律条文分为规范性条文与非规范性条文。规范性条文:直接表述法律规范(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条文;非规范性条文:主要分定义性条文(如解释术语)和辅助性条文(如生效日期)(3)不是所有的法律规范都必须由法律条文来表现,比如判例法、习惯法等;也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表达法律规则。4、法律规则于法律原则的区别:(1)法律原则
7、:为法律规则提供基础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法律原则的分类:公理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实体性原则、程序性原则。(2)法律原则的适用:A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B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C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D适用原则的意义:克服规则的僵硬,弥补规则漏洞,保证个案正义,缓解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缝隙,最终使法律更好地与社会相协调一致。(3)区别:A规则只针对共性不针对个性,而原则既针对共性又针对个性B内容:法律规则明确具体,削弱和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法律原则抽象、概括,有较大余地供法官选择。C适用范围:规则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理学 2023 年法考 重要 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