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水钢工艺技术需求.docx
《首钢水钢工艺技术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钢水钢工艺技术需求.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首钢水钢工艺技术需求2023年是首钢水钢战略转型的最为关键的一年,为适应帘线、高硫易切削等特钢产品的开发,关键工装设备、耐材等亟待改善、检测检验设施亟待上马、工艺技术亟待突破。然而,硬件改善易,技术软实力的提升难。主要表现在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技术理念落后。所列上述因素将会严重滞缓首钢水钢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进步和技术难题解决的效率和进度。针对以上情况,当前急需以多种形式与国内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寻求解决办法。首钢水钢公司将在烧结、高炉、转炉、精炼、连铸等工序的工艺技术、固废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帘线钢、绞线的深耕细作、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等产品进行突破,具体技术需求如下:一、大比例机钛磁铁矿条
2、件下的烧结矿转鼓指数提升研究1 .当前现状:目前锐钛磁铁矿的配比10%,未进行过大比例锐钛磁铁矿的烧结杯研究、烧结生产等,缺乏相关经验。2 .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1)目标:锐钛磁铁矿配比达到30%以上。(2)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烧结各种原料高温基础特性,指导烧结配矿。研究碱度、终点温度等对烧结大比例锐钛磁铁矿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烧结制度。解决烧结制粒问题,烧结制粒效果不好,混合料成球差,精分比例上升后,烧结透气性变差,烧结质量变差。解决烧结漏风的问题,目前6#机漏风率为42.86%,7#机漏风率为40.66%,烧结漏风率偏高。目前水钢三高炉使用35%钛球加10%锐钛精粉烧结,渣中Ti
3、02含量在11-12%之间,若进一步提高锐钛精粉使用,渣中Tio2将超过12%,影响水渣销售,需要研究高钛炉渣应用。二、高炉稳定条件下大比例(70%)国内矿应用技术研究1 .当前现状:目前水钢烧结使用国内矿配料结构为10%锐钛精粉+22%普通精粉+5%(褐铁粉或焙烧粉或菱铁粉),国内矿使用比例提高后表现为透气性变差(烧结机负压由12000-1300OPa上升到Ipa),上料公斤数由82kg下降到78kg,烧结燃料消耗增加。2 .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1)目标:国内矿使用比例提高到60%以上(2)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烧结漏风的问题,目前6#机漏风率为42.86%,7#机漏风率为40.66%
4、,烧结漏风率偏高。解决烧结制粒问题,烧结制粒效果不好,混合料成球差,精粉比例上升后,烧结透气性变差,导致产量下降,燃料消耗增加。研究国内矿各种原料高温基础特性,指导烧结配矿。水钢现使用国内矿配比,高炉入炉锌负荷2月份平均O.88kgt,最高达1.288kgt,需要研究合理的高炉冶炼制度应对国内矿比例提高带来的有害元素上升。三、2000r3以上高炉钢钛磁铁矿的使用技术研究1 .当前现状:2023年2月份钛球比例9.80%,控制Si:0.347%,Ti:0.206%,V:0.079%,物理热:1465,渣中二氧化钛:4.13%,炉况表现:炉缸活跃度差,料柱透气性不好,上部水温差高,下部水温差低,高
5、炉稳定性差,长期维持钛球比例在10%以内。2 .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1)目标:渣中二氧化钛达到10%以上,高炉长周期稳顺。(2)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高炉炉缸评判标准,监控四高炉炉缸工作状态,解决现在炉缸活跃度欠佳的难题。四高炉存在软熔带位置偏低,接受低硅冶炼能力差的问题,需要研究在水钢现有条件下提高软熔带的措施。研究钛和硅在高炉内的还原机理,研究保证物理热1460。C的前提下降低铁水含钛低于0.2%,避免对后道工序影响。研究在现在水钢条件下的炉渣性能,制定适合水钢高炉冶炼的造渣制度和热制度控制标准。四、含钛高炉渣的处理技术及其他固废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1.当前现状:1)含钛高炉渣处理
6、,以高炉低钛渣、钢渣、脱硫石膏为原料开发全固废基新型胶凝材料开发在厂内道路翻建、厂房修缮等工程开展实践,取得初步成绩,在首钢技术研究院的帮助下持续开发推广应用;但高炉中钛渣(TiO2210%)暂未开发出利用途径。2)热态脱硫渣的回收利用,KR脱硫站配套热态脱硫渣回收装置,开发热态渣回收利用技术。3 .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含钛高炉渣处理技术,随高炉冶炼锐钛球和烧结铁精粉配比的加入,高炉渣的。210商开发中钛渣(TiO2,10%)利用技术;提高新型胶凝材料的性能和生产能力,市场推广应用,拓展低钛渣的消纳能力。热态渣回收设备配套,开发热态脱硫渣回收利用工艺途径;KR脱硫产生的脱硫渣固废利用途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钢 工艺技术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