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议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效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议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效果.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高我校学生小学信息技术效果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项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念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还没有定型。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关键词: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2、,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刻不容缓的。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无论是情境导入、设疑悬念还是导学导练,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遵循“学中玩,玩中学,既要学好,也要玩好”的原则。有的教师既没让学生学好,也没玩好,从而减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如:在介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W
3、indoWS系统时,在学生不熟悉计算机的情况下,可预先示范给桌面改换图案、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的大小、随意拖动任务栏、调整窗口的大小等等,让学生感知Winde)WS系统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如:打字比赛,F1ASH动画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学生愿意学,愿意做,也使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兴趣浓了,教学效果相应也就提高了。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目前,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把每一个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逐步掌握知识。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
4、”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逐一练习。任务教学法便于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有时不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因此,在下达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指导解决难点,完成任务后共同小结,通过小结把任务中涉及的知识、概念加以归纳系统化,
5、并做适当提高。三、注重学生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三年级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难点,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我让同组的两个同学配合好,一个同学操作时,另一个同学帮助指正错误码。这样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
6、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四、以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作为一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领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将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讨论学习征文、“我与信息技术”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纳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展现自己,畅谈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所收获的一些小知识、小窍门或小故事,通过和同学们的共同分
7、享与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先进的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帮助后进同学,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尽快地加入到先进同学的行列,有利于在全班营造出一种良好学习氛围,更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五、注重教学演示,加强同步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上机操作是十分重要。在这个方面我主要是采取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示范,操作过程一步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作,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领会操作要领。比如,在学习窗口的基
8、本操作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边讲解边操作演示,学生边听讲边进行同步操作,窗口的移动、窗口的最小化、窗口的恢复、窗口的组织、窗口的最小化、改变窗口的大小、滚动条的移动、关闭窗口等。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亲自上机实践,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积累了知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规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通过操作能培养学生观察、构思、创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上机实践课,加强分层指导,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要有明确目的性。比如,在学关于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自己准备设计好所在学校的信封要求学生照原样制作,并适当提示基操作(对有难度的)要点:制作邮政编码方格方法,框线宽度为15
9、磅,文字位置适当大小合理,符合邮政规范,文字颜色等,并鼓励他们通过软件本身的帮助系统来寻求操作方法。学生通过这样操作训练,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学和应用能力。总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信息技术的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也非常多,这里是我个人的见解,希望各位同仁相互交流,把信息技术教学搞得更好。参考文献:1杨光,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初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通讯(2003.6)2于波,熊美保,教育技术管理与高校教育信息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63汤勇,张车,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张凤军.多元化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86.韩秋明.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手段J.学科探索,2016,(02):67.6余兆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进构想J中小学电教:下,2010,(6).7张宏,阳晓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