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笔记:贺兰山阙.docx
《行者笔记:贺兰山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者笔记:贺兰山阙.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行者笔记:贺兰山阙在此之前,我没到过的省份只有宁夏。退休后终有机会过来,很高兴。下了飞机已是黄昏。比起东部的大城市,银川路上车辆行人少很多,但城市风貌无二致,不像新疆西藏那些区域民族色彩那么鲜明。晚饭,朋友们很热情,喝酒,吃羊肉,玩一种掷色子的游戏,轮到谁谁喝,计算方法有点复杂,但很有趣。羊肉也很好。到宁夏必看的是西夏文化和遗址。先去了西夏博物馆。博物馆建于1998年,气势恢弘,有异域风情。馆内有实物、影像,详细介绍西夏王国的来龙去脉,上了一课。西夏是“党项一族,属西羌族的一种,在唐朝因平叛安史之乱有功,首领被赐姓为李。原在四川,后迁至宁夏。到了北宋,李元昊称帝,正式建立王朝。曾大败宋辽,势力
2、拓至西北大部,形成三足之势。后内忧外患,亡于蒙古人,存世340多年。时间不长,却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去廿肃内蒙,都可看到西夏人的文明遗迹。党项人,相貌上看上去与汉人无二致,与汉族王朝总体上还是有归顺情结。真正自立为王时间不过190年。仿照汉字的造字方法弄了套文字系统,还不像日语中用汉字,它是个个看上去像汉字,仔细一看又都不一样。宁夏这个地方的回族聚集,主要因为曾是元代的重要屯垦区,蒙古军队东归,从阿拉伯征调或迁徙而来的。明代之后更加兴盛繁衍,形成今天民族自治的格局。随后,我去看了不远处的西夏王陵。在贺兰山东麓的一块空旷的戈壁滩上。大小9个土堆。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当然,就其高度和气势与金字塔无
3、法比拟。最大的不同它是黄土堆成,虽然夯的很实,但也经不住千年的风吹雨打,墓堆表面斑驳,看得出雨水冲刷的痕迹。我们主要看了看3号塔,是九座陵塔中最大的、保护最完整的一座。被认为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之墓。1999年保护性维修,大概是在塔身土质中加了一些凝固性的原料,以防止剥落。不然,这个状态,风化速度会非常快,用不了多少年,便不复存在。虽然西夏王陵比不得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坚固,但有一点我觉得并不逊于金字塔。即,他们矗立在贺兰山下这块平原上,以巍峨的贺兰山的层峦叠嶂为背景,蓝天白云在其上,黄土砾石在其下,没有森林树木,构成了一幅苍凉、古朴而又宁静的画面,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我独不解,王陵就在贺兰山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者 笔记 贺兰山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