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前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本文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依据、课题的概念界定、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课题研究后的思考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及总结。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背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
2、建“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同时为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将道德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充分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让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因此,可以这么说,本课题的
3、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二、课题研究的依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本课程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
4、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3、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学生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实质对帮助我们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
5、生活化”策略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视角。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性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学中只有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
6、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中的理性知识即课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的自我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
7、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来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从而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再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然而由于受社会竞争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家长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只强调学习成绩,考高分和进重点中学是一
8、些家长、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标,“闭门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少对生活的学习和实践,一些学生虽有满腹的书本知识,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的状况并不少见。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风霜雨雪都是锻炼,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学习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为此,本课题的研究实质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相一致的。四、课题研究目标1、教师发展目
9、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学生成长目标:细化、活化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建构、体认、感悟、形成道德;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浓厚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提升品德修养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和生活情趣。3、课题成果目标:构建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开发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资源;撰写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五、研究的内容1、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及环境的调查研究。通过调
10、查,了解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知识传授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存在哪些干扰、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利因素,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上存在哪些不足,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确定以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2、构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研究制定以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影响他们成长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等因素,来构建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每项活动都从生活实际中来,与学生的道德观导向等相吻合,同时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生活实践把德育、心育结合起来,把道德、知识、行为结合起来,并通
11、过教师的发现、唤醒、引导,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在学生中开展以“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玩”、“怎样做人”、“怎样竞争”、“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父母”等为主题的活动进行自我设计,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科学的道德观,促使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3、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策略研究(即着重研究促使学校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六、研究过程预期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具体步骤:1 .准备筹划阶段(2023年2-3月)(1)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明确分工。(2)课题负责人制定本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终的成果展示形式
12、。2 .具体实施阶段(2023年4月10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研究以往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从中吸取教训,积极探索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如何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最终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以着力于学生社会化、个性化的研究和培养。在初中思想课堂教学的方式上,探索优化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思品课堂生活化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3 .课题总结阶段(2023年11-12月)(1)、对前期研究进行总结(2)、撰写结题报告。七、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
13、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2 .行动研究法:组织进行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提高研究水平。3 .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八、研究成果及成效1、自身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我的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有效的生活教学的实践活动,并进而提升为指导自己再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我是每节课带着生活化课题研究的思想走进课堂,让课堂变得灵动而有情趣了,学生们在生活化的情境里,愉悦的氛围里学习,乐此不疲。教师的课堂语言鲜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智慧的火花点燃了,教师和学
14、生共同构建了有效、高效的课堂。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与提升随着“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营造了浓浓的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时空,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在我的的组织指导下,同学们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积极动脑获取新知。除了将生活在课堂再现外,更把课堂延伸到多彩的生活之中,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跨组学习、研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
15、的一切,让学生们在“做中学”、“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世界的无穷魅力,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学生的能力、特长、爱好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个性得到了张扬。3、通过研究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课例。这些课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化。4、我发表了论文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动”起来九、思考与讨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也有一些问题还未很好思考和解决。例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有待加强;开展课堂活动时学生声音有时过大,课堂纪律不好控制,活动内容有时偏离主题;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还有活动课教学中的评价问题,如何建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机制等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这些存在问题是我们今后实践中必须进一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伴随新一轮课改实验的深化发展,政治活动课会日益显现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为全面实现课程的多元目标、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参考文献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现代教育理论研读(第五章236375页)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4、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张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