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李亚俊.docx
《物联网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李亚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李亚俊.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摘要:物联网是21世纪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大集成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化管理符合经济和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应用实例对物联网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为物联网技术应用对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物联网智能化建设1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综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管线的铺设错综复杂有可能影响管网系统的承载能力。地下综合管廊可有效地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1833年,法国对排水网络进行规划,将自来水、通讯管线设置在地下综合管廊之中。随后各国
2、相继开始修建地下综合管廊,如:1861年时英国伦敦修建地下综合管廊。1890年时德国汉堡市修建了地下综合管廊。俄罗斯莫斯科和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密集城市,也均设置地下综合管廊系统。1958年我国的第一条地下管廊在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中建成长约Ikm。1994年上海浦东综合管廊系统建成。近年来我国又相继开展管廊系统的建设,如厦门市的集美大道综合管廊建设等。2015年发布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完善了综合管廊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及流程。在宏观政策方面,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迅猛发展。2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和运营管
3、控平台系统的开发物联网包含了三个主要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对地下综合管廊在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过程中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上强有力的支撑。根据物联网的特点感知层应当包含摄像头、RFID、传感器、监测设备等。网络层包含基础网络系统、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应用层通过监控主机和相应的预警分析软件将综合管廊的实时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管理。结合综合管廊的监控系统与运营管控系统综合管廊监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在原有的1.0图形时代发展至现在的智慧时代4.0。本文作者参与了对某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和运营管控系统的项目开发该系统由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备监控、安全防范系统、语
4、音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巡检管理、运营管理、应急处置管理、专业管线监控接口、跨系统联动控制系统构成。主要系统功能简介如下:环境监控进行环境参数监控并设置报警阈,如湿度、温度、水位、氧气浓度、甲烷浓度等,根据相关规范规定若管廊内氧气含量低于19.5%,则报警;廊内硫化氢(H2S)含量高于10mgm3(VV)时或甲烷(CH4)含量高于1%(VV)中,则报警。安全防范中视频监控管理对管廊监控。入侵报警管理通过双光束红外线判断是否需要激发语音报警。出入口控制管理指的是在出入口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对进出管廊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认
5、证同时具备对非正常开启、出入口长时间不关闭、通讯中断、设备故障等非正常情况的实时报警功能。电子巡查管理是指在管廊每个舱内下列场所设置离线电子巡查点。固定语音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构成了语音控制系统。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及辅助装置构成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用于监测安装有燃气管道的舱室内可燃气体泄漏,及时向管廊监控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启动应急抢险预案。机器人巡检系统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对管廊现场视频画面、温湿度环境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监测要素进行不间断地自动巡检与信息采集,对其他固定式在线监测系统无法完全覆盖的情况进行有效补充。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巡检机器人可代替人力在第一时间进入事故现场
6、,把现场的视频、图像等数据发送回指挥中心,同时,也可以执行应急对讲指挥等相关的处置措施,起到更好的防灾减灾效果。混凝土管廊和附属管道的监测由结构健康监测实现。电力监控系统对箱式变电站高低压部分供电回路进行远程监测,保隙管廊供电安全和稳定。运维管理主要分两部分:管廊自身运维和入廊管线运维。图1所示为管廊运维管理的流程图。运营管理对入廊管线业主单位的管理可进行信息录入、查询、修改等操作。应急处置管理主要由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预案管理构成。专业管线监控管理是指入廊管线进行监控并配置相应的监控系统。跨系统联动控制将所有子系统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收集并对不同的数据实行互联互通。图2所示为某综合管廊监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网 技术 地下 综合 智能化 建设 中的 应用 实例 分析 李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