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L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 .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 生的运算能力,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目标解析: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 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在算法的比拟中体会数学 表达的简洁美。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 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
2、两级运算的混合 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 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 场地内还有7个人。(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L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 多少人?(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L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2)学生汇报、交流。2 .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 的综合算式4×;3=12(人)4fetimes;3+7 7+(4×;3)12+7=19(人)=127 =7+12二 19(人)=19(人)3 .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 么?【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景 图作为直观支撑,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 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 应充分运用。同时,有这个直观媒介,学生大多能依据主题图比拟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合 运算 教学 设计 课时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