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8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消渴病(TCD编码:BNV068)西医病名:糖尿病(ICDTO编码:E11.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o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痹、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2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13年)。空腹血糖(FPG)7
2、.Ommo1/1;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11;或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2111nimo1/1。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另,HbAICe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二)证候诊断(1)主证肝胃郁热证(消渴病前期、早期):脱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阴虚火旺证(消渴病早期):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漫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气阴两虚证(消渴病中期):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
3、脱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澹,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阴阳两虚证(消渴病后期):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漫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薰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脱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2)兼证瘀证:胸闷刺痛,肢体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心烦失眠,或中风偏瘫,语言骞涩,或视物不清,唇舌紫暗。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苔薄白,脉弦或沉而涩。痰湿证:呕恶,眩晕,粘痰多,食油腻则加重,水肿,泡沫尿或尿浊,泄泻或便滤,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滑。三、中医
4、药综合治疗方法(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主证肝胃郁热证治法:开郁清热推荐方药: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苓、清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降火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合白虎汤加减。知母、黄柏、山萸肉、丹皮、山药、石膏、粳米、甘草、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藕汁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推荐方药:参芭地黄汤加减。太子参、黄芭、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阴阳两虚证治法:阴阳双补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偏阴虚,左归饮加减;偏阳虚,右归饮加减。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枸杞
5、子、甘草、杜仲、菟丝子、肉桂、当归、鹿角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兼证瘀血证治法:活血化瘀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地黄、川苜、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痰湿证治法:行气化痰,祛湿降浊推荐方药:二陈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偏痰热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泽泻、枳实、竹茹、黄连、大黄、黄连、枳实、石膏、葛根等。(二)辨证选择中成药(1)主证肝胃郁热证:通腑泄热。可选用复方芦荟胶囊。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可选用消渴保元丸、茯蛭降糖胶囊。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2)兼证
6、瘀血证:活血化瘀。可选用木丹颗粒、芭蛭降糖胶囊。痰湿证:健脾燥湿。可选用清中化湿丸。(S)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0m1加生理盐水静滴,1日1次,14日为1疗程。用于本病血瘀为主型。黄英注射液:黄芭注射液40m1加生理盐水静滴,1日1次,14日为1疗程。用于本病气虚为主型。灯盏花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40m1加生理盐水静滴,1日1次,14日为1疗程。用于本病疼痛为主型。(四)基础治疗1 .降糖治疗: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配合使用“双C方案”即动态血糖监测加胰岛素泵治疗。有适应症者,进行胰岛移植和/或干细胞治疗,以及臭氧治疗。2 .并发症治疗:根据中国2
7、型糖尿病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配合非药物疗法,如安诺治疗仪、气压循环驱动治疗、激光治疗、臭氧治疗等。(五)中药外用1 .中药泡洗:下肢麻和/或凉和/或痛和/或水肿者,可采用汤剂泡洗,可选用腿浴治疗器和足疗仪。熏洗药方:外洗方加减。透骨草、桂枝、川椒、艾叶、木瓜、苏木、红花、赤芍、白芷、川苜、川乌、草乌、生麻黄、白芥子等。共为细末,每日12次,每次IOOg,用1200m1温开水溶解后浸洗患处,温度4(C,浸泡2030分钟,14日为1疗程。2 .中药外敷:可选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中药研末加工双足心贴敷。外敷II号(协定方):天南星、陈皮、苍术、大黄等。(六)非药物疗法1 .膳食与药膳调配:做到个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渴 糖尿病 中医 诊疗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