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作用(202303)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水作用(202303)公开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图示为我国某河流局部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该河流中()A.甲处北岸冲刷严重B.乙处北岸冲刷严重C.甲处南侧河床较缓D.乙处北侧河床较缓2 .该河流丙处四地,最适合建设居民区的是()A.BSC.D.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九曲十八弯,日落时会出现九个落日倒影的奇景。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地形成“九曲十八弯”河道形态的原因是()A.流水堆积作用B.流水下蚀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D.流水侧蚀作用4 .该河段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的原因主要是()A.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B.洪水危害大,航运价值低C.保留自然奇观,发展旅
2、游D.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汉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火山灰D.磨圆度好系,散乱多变,也称为游荡型河道。下图为冰岛某沉降盆地的河流水系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火山灰对该河流形成辫状水系的影响是()A.增强侧蚀B.增强下蚀C.固结河岸D.稳定河床6 .图示M处河岸始终稳定,是由于其()A.径流稳定B.沉积层厚C.基岸岩性坚硬D.凹岸沉积7 .图中沙洲土壤()A.有机质含量高B.质地粗糙C.颗粒分选性强辫状水系指由许多河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唐古拉山脉,其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如下图)
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沱沱河辫状水系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作用B.海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流水作用9 .辫状水系出现地区通常()A.地形平坦B.气温较低C.海拔较高D.降水丰富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D.下游水位下降10 .河漫滩多分布在()河流上游河流下游河流凸岸河流凹岸A.B.C.D.11 .图中河漫滩面积向西扩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A.上游植被破坏B.水流流量增大C.搬运作用增强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
4、改变而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三个测量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13 .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变高D.流水堆积导致河床变高下图为洱海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314 .洱海的形成原因是()A.火山口湖B.堰塞湖C.构造湖D.牛枕湖15 .从甲地到乙地,洱海底部沉积物粒径的变化为()封好A.逐渐变粗B,逐渐变细C.先变粗后变细D.
5、先变细后变粗16 .图示地区1300年至2000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沙心A.变干变湿变干变湿B.变湿一变干一变湿C.变湿一变干一变湿一变干D.变干一变湿一变干新疆喀尔乌勒村依格孜也尔河阶地主要分布于该河下游大约IWIOKXT2015km的河段两侧,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阶地(T1阶地、T2阶地、T3阶地、T4阶地)。下图为依格孜也尔河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形成喀尔乌勒村河流阶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风化作用D.冰川作用18 .喀尔乌勒村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外力作用影响最大的时期A.TI阶地形成时期B.T2阶地形成时期C.T3阶地形
6、成时期D.T4阶地形成时期19.图示地区()A.地壳持续下降B.砂砾石层形成于河流阶地之后Ii!C.T2阶地形成在TI阶地之后D.洪水期一般不能淹没TI阶地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20 .坡是()A.迎水坡,流速快B.迎水坡,流速慢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21 .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A.坡和坡B,坡和坡22 .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C.坡和坡D.坡和坡C.维
7、持原地D.往复摆动红杉原产于美国东部高地,因其竞争力强,逐渐入侵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河沿岸。下图示意2011年密苏里河突发洪水对某地红杉分布的影响。23 .根据红杉的分布及变化可知,红杉()A.喜湿,不耐淹B.喜湿,耐淹C.喜干,不耐淹D.喜干,耐淹24 .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的地点()流水侵蚀严重植被覆盖率高地表物质较细地势相对较低A.B.C.D.25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C,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分析
8、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物质来源及其空间迁移过程。(2)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1200米参考答案:1.B2.B【解析】1.我国所在是北半球,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甲河段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流,河流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南岸冲刷严重,A错误;乙河段流向大致是自东向西流,河流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北岸冲刷严重,B正确;甲河段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南岸冲刷严重,泥沙沉积少,河床较陡,C错误;乙河段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北岸冲刷严重,泥沙沉积少,河床较陡,D错误。故选B,2.地是在河流曲流凹岸处,河流侵蚀强,洪涝威胁较大,不适宜建设居民区,A错误;地是河流曲流凸岸
9、处,河流侵蚀弱,以堆积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用水方便,最适合建居民区,B正确;处并不是在河流的凸岸处,不是最适合建设居民区的区域,C错误;处并不是在河流的凸岸处,不是最适合建设居民区的区域,D错误。故选B。3.D4.C【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该景观为河曲地貌,该河流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形平坦,河流的下蚀作用微弱,B错误。河流的侧蚀作用较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流形态弯曲,A错误,D正确。河曲为河流地貌,与冰川的堆积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4.保留河流原貌,有利于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价值凸显但不是主要原因,A排除。该河流地处新疆,属于内流河,水量小,人口
10、、城镇稀疏,洪涝危害较小,B错误。巴音布鲁克是著名景区,九曲十八弯作为典型景点,保留河曲自然景观,有利于发展旅游业,C正确。区域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并不大,D错误。故选C。5.A6.C7.B【解析】5.根据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冰岛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境内多火山,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易堆积于附近的沉降盆地中,大量火山灰沉积增加了地表高度,河流落差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融化附近冰川,引发洪水,洪峰顺势而下冲刷地面火山灰,河床展宽,河水变浅,形成许多沙岛,沙岛之间形成多股相交的河道,加之径流量不稳定,逐渐形成“辫状水系”,因此火山灰主要起到增强河流侧蚀的作用,A项正确、B项错误;火山灰沉积
11、物较松散,易被冲刷,对固结河岸、稳定河床的作用不大,C、D项错误。故选A。6.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辫状水系地区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径流量不稳定,且水系中各河道相通,故M处河流径流不稳定,A项错误;图示地区火山灰沉积层厚,但较为松散,易被侵蚀,说明沉积层厚度对河岸稳定作用不大,B项错误;河岸稳定说明河流对该河道沿岸冲刷作用弱,推测该河岸岩性坚硬,且可能高出水面,不易被侵蚀,C项正确;由区域定位可知,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可能会发育成凹岸;左岸堆积,可能会发育成凸岸,D项错误。故选C。7 .由区域定位可知,冰岛位于
12、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主要为苔原气候)、植被种类较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能较低,A项错误;该辫状河流由冰川融水构成,出现在冰川末端,故该沙洲土壤主要受冰川融水侵蚀作用的影响,且搬运距离较短,磨圆度差、质地粗糙,B项正确、D项错误;土壤颗粒的分选程度受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控制,该沙洲土壤由冰川携带火山灰堆积而成,分选性差,C项错误。故选B。8 .D9.A【解析】8.沱沱河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辫状水系是由许多河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水系,是由许多河流交错流动而成,与河流流水作用有关,D正确;此地貌与河流有关,受风力作用小,A错误;该地貌的位置远离海洋,与海水作用无关
13、,B错误;冰川作用主要位于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与辫状水系地的位置不同,C错误。故选D。9 .辫状水系其形成过程:洪水期时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当洪水流出山口或河道展宽,地势变平缓,河流流速变慢,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沙洲或浅滩;枯水期时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或者在洪峰退后,浅滩出露形成若干沙岛及多股的忽分忽合、交织如辫的河道,故辫状水系应出现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A正确,C错误。辫状水系与气温和降水关系并不大,BD错误。故选A。10 .C11.A【解析】10.根据材料信息,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说明河漫滩形成地区的河水
14、流速较慢。河流上游一般河水流速快,不利于形成河漫滩,错;河流下游一般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度慢,利于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对;河流凸岸,流速慢,适合形成河漫滩,对;河流的凹岸河水流速快,冲刷作用强,不适合形成河漫滩,错。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 .河漫滩向西面积扩大,说明河流的沉积作用增强,有可能是因为上流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变多,A正确;水流流量增大,侵蚀搬运作用增强,不利于河漫滩面积扩大,B错误;搬运作用强,沉积作用会减弱,C错误;下游的水位变化与该地河漫滩的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A。12 .B13.D【解析】12.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
15、,乙海拔最低,所以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依次为乙甲丙,B正确,排除ACD,故选B。13 .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游河流流速变慢,外力沉积作用使得河床升高,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D正确,A错误;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BC错误。故选D。【点睛】河流自海拔高处流向海拔较低处,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14 .C15.B16.C【解析】14.如图示洱海呈狭长状分布,且位于断层陡坡附近,周围被山地环绕,据此可推断洱海是典型的地堑式构造湖,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河流挟带的泥沙是湖底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河流搬运能力与流速密切相关,河流流入湖泊后,流速逐渐降低,所挟带的泥沙逐渐沉积。颗粒大的泥沙先沉积,颗粒小的泥沙后沉积,所以由甲地到乙地,湖底沉积物的粒径逐渐由粗变细,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气候变干时,湖泊面积减小,河流入湖处距离湖心更近,湖底沉积物粒径增大,反之则减小。1300年-1500年颗粒变小,说明气候变湿,1500年-1700年颗粒变大,说明气候变干,1700年-1850年颗粒变小,说明气候又变湿,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