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docx
《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关于创新村医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原则(-)坚持公益保障。履行政府办医责任,健全村医公益保障机制,夯实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二)坚持足额适岗。科学核定村医岗位,动态调整,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统筹使用乡、村两级服务力量。(三)坚持分类管理。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现在岗村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管理,县招乡聘村用的村医作为乡镇卫生院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二、总体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重点围绕稳定优化村医队伍,
2、完善村医保障政策,执业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2025年,乡村医生相关待遇得到较好保障,建成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稳定发展的乡村医生队伍,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普遍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明确村医职责及配置(-)明确岗位职责。乡村医生主要承担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承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承担、参与或协助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签约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参与或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包括疾病的初步诊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
3、以及康复指导、护理服务,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服务,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人的转诊等。(二)优化资源配置。严格规范落实常住人口超过800人、非乡镇卫生院驻地行政村建成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一所村卫生室,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开展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按照每千人常住人口1名村医的标准,为村卫生室配备村医。同时,为便于开展工作,力争每个村卫生室不少于3名村医。村医分布不均衡的村室要在乡镇范围内统筹调剂。四、加强村医培养及管理(三)拓宽准入渠道。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
4、、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对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等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含尚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前可免试向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鼓励身体健康到龄在岗村医继续执业5年,鼓励支持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退休执业(助理)医师和高年资护士到村卫生室工作,其薪酬待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保障。(四)扩大队伍来源。根据省文件精神,按照一院一策原则,2023年至2025年,采取减免费用、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方式,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实际定向招收培养100名左右三年制高职医学生,充实村医工作
5、队伍。其学费及住宿费由财政承担,并额外给予生活补助。村医出现空缺时,可实行县招乡聘村用,作为乡镇卫生院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也可通过乡镇卫生院年轻医务人员下沉村室等措施,逐步实现村医队伍年轻化。建立县管乡用编制周转池,重点保障医药卫生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稳定。(五)规范执业管理。按照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加强村医执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细化为合理配置村医、规范村医管理、扩大村医来源、保障村医收入、落实保障措施、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绩效管理等方面各项任务,推动全市村医队伍建设稳中向好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予以清退。(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队伍建设 三年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