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1 .建设背景(I)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区域产业链为专业群优质发展提供了平台。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湖南正在奋力实施“三高四新发展战略,长沙高新区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湘江新区产业核心区“三区叠加核心区,始终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目前,园区有企业近4万家,形成了工程机械、先进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增材制造、新能源装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这些产业链的高速增长,
2、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专业群的优质发展搭建了平台。(2)专业群前期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校是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湖南省首批卓越职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目前专业群办学设备设施与成效显著(见图1),这些为专业群的优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机械加工技术创建于2004年,为重点核心专业。机械加工2011年立项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验收“优秀”。技术专业群2015年在卓越校建设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列项为重点建设专业群。2016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长沙市精品专业。图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发展基础(
3、3)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为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学校地处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需适时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产业链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开发新型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等,这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也都提出了很大挑战。在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湘政发(2023)5号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依托省级卓越职业院校,推广应用办学理念,传承发扬办学精神,打造一批品牌中
4、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势在必行。2 .优势特色(1)师资队伍有干劲。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58人,双师型教师30人,同时还聘请了10名企业专家或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其中有全国职教名师1人,省级车工技能大师1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市级技术能手2人,市级专业带头人7人。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约20%,中级职称占比约50%,初级职称占比约30%,教师年龄结构形成了“老、中、青”互补的专业教师梯队。师资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我校的省级卓越校建设中作出了应有贡献。(2)实训设备有保障。我校作为“全国实习实训五十强单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5、群有公共基础实训车间5个,机械加工技术实训车间4个,数控技术应用实训车间3个,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车间2个,增材制造实训车间1个,CAD/CAM实训机房4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3个,并形成了一整套以管理为基础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及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文化育人氛围。(3)人才培养有特色。我校依托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制造产业优势,紧密对接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的岗位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从2009年开始,校企双方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已形成了“基于双导师、六对接、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12月27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在湖南省现代学徒制经验交
6、流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获得省教育厅领导、同行和企业专家的高度认可。(4)“三教改革有成效。专业群大力推动“三教改革,2019年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见图2),参建学校20余所,共创建12门课程,己验收湖南省中职优质精品课程1门,1门建设中,近五年专业教师取得成果显著(见表1)。表1三教改革部分成果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三教改革部分成果序号成果名称数量1专业群教师参与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共6项2专业群教师参与或主持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或教改项目7个,市级课题1个。共9个3专业群教师参与规划教材
7、编写并出版发行。共7本4专业群教师参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5个5专业群教师参与教学能力比赛获省级一获奖1项,市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共6项6指导学生参与市、省、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152个(5)社会服务有影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紧密服务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立德崇高,精技惟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德技并修为主线,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培育学生的工匠基因。在技能培养方面,打造“技能实训一一技能抽查一技能考证一技能竞赛四位一体技能提升平台,学生技能水平大幅提升,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2.54%,86%以上毕业生留在高新园区就业,单位满意度98.6%。目前,专业群已为高
8、新区企业培养出以黄红兵等为代表的数10位市级“十行状元百优工匠”和劳动模范;二、建设目标以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湘政发(2023)5号文件为指导思想,紧密对接工程机械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校企共同制定“教师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团队教师能力素质、深化课程改革、丰富教学资源、积极推进教法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提质教研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健全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打造一支师德师风过硬、团队教师能力素质优秀、课程资源优质、教法创新突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凸显、专业育人成效显著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三
9、、建设任务1 .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I)提高团队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教师团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师德师风学习,大力弘扬高尚师德风范,增强教师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每个月邀请专家、学者或道德模范,集中培训学习1次,成员写好心得体会,结合个人成长实践推出师德师风典型,在学校网站宣传报道。组织团队成员定期参加“职业教育大讲堂和“职业教育论坛学习,组织团队参加“文化传承基地参观,传承新时代“职业教育精神。每周进行1次以党性教育、师德教育、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心理健康、团队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讨论,同时开展“党员示范岗、“雷锋志愿岗为主题的“传、帮、带实践活动,推动全
10、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提升教师育人本领,人人争当“四有好老师。通过实施非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青年党员培养为骨干教师的“双培”工程,在团队成员中培养1-2名非党员教师入党,培养1-2青年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1-2名“师德师风标兵或“师德师风典型教师。(2)完善团队教师师德考核激励和负面清单制度。按照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和省、市、区教育局关于新时代中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教师师德师风警示处罚制度、专业群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评聘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团队教师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专业群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实行师德
11、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团队成员带头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团队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2 .提升团队教师能力素质(1)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团队教师结构。在建设期内充分利用XX省级车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成果,发挥技能大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团队教师不断成长。(2)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分级分类培养。制定“高水平教师团队及青年骨干教师分级分类培养方案,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培养步骤、制度和经费保障等,分年度进行考核和验收。每年安排2-3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和市级培训;每年安排5-10名青年教师在高新园区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全程参与企业生产和技
12、术交流1-2个月时间: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和社区技术服务和应用技术推广活动。每年聘请企业优秀技能大师或技术专家2-3名担任校内教师培训导师,开展技术讲座或技术指导8-10次;形成校企资源共享,师资“互聘互培的长效机制。发挥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示范作用,每年组织团队教师定期开展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方法、专业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培训8-10次;通过带领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锻炼和培养5-8名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使专业群骨干教师队伍人数达15-18余人。(3)技术技能创新,提升团队教师水平。发挥企业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青年教师培
13、养为重点,全力打造“名师引领、专兼结合、互聘互培、双优双化的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团队教师参与中联重科、华自科技等企业顶岗实践,协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工程机械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等,申报2-3个国家专利,同时指导学生参加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获奖2-3次;定期参与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学习培训,掌握专业发展新趋势、新动向,丰富团队教师能力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积累创新能力,推动每位专业教师至少能主讲23门专业课。3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I)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长沙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链,调研现代装备制造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有机融入“职教精神,树立“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理念,组
14、织团队教师、企业导师和职教专家对接现代制造技术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协同优化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的“专业+技能+拓展课程体系:完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Io-12专业门课程标准和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机械制图等4门优质精品课程标准;同时对接装备制造大类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项目标准、教育部数控车铳1+X证书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装备制造类标准,完善车工、钳工2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融通。对接高职装备制造专业完善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和4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2)促进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促进专业知识教育
15、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传承职教精神和工匠精神,依托产品化的项目为载体,把安全文明生产意识、6S”车间管理文化、质量意识、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环保意识、责任担当精神等融入学生实习实训全过程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组织团队教师参加34次省、市级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申报1-2个课程思政主题的课题项目,提升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3)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和开发新型教材。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等课程;将行业技术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企业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继续完整编写形式多样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智慧功能式教材。组织“教学团队,集中建好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省级教学资源库、34门优质精品课程和1-2门开放式精品课程;对接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工程机械的岗位能力需求,聚焦工程机械零部件真实生产任务,按照车工、钳工、焊工等技能等级标准和数控车铳“1+X证书标准,进行产品化的项目课程内容重构,校企联合开发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车铳加工技术训练等4本新型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4 .积极推进教法改革(1)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紧贴企业岗位实际生产过程,将校企合作企业中联重科、长天重工、华自科技、等20余家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