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类品牌专业群建设案例.docx
《旅游服务类品牌专业群建设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服务类品牌专业群建设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旅游服务类品牌专业群建设案例入学即就业,校企协同共育新型文旅技能人才“十三五”时期,山西省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步伐,提出了“黄河、长城、太行”“游山西读历史”等文化品牌战略,旅游服务类市场主体显著增多。2018年山西省文化旅游收入超6700亿元,2019年更是突破8000亿元,服务类市场需求巨大,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培养契合山西文旅产业需求的旅游服务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旅游服务类专业群的重要使命,旅游服务类专业提升人才供给侧竞争力势在必行。而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和深化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正是提升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实施背景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加大,2017年国家颁
2、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2019年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我省启动“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23年启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对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我院旅游服务类专业群由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组建而成,两个专业都有着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但是在专业群建设初期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仅限于为实习生和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二是校企合作层次较浅,合作主要发生在实习、实训、就业等时间节点,缺乏合作深度和长远规划;三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没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考核等全过程;四是校企
3、双方供需脱节,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不能契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问题。因此,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切实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服务类技能人才成为关系专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二、主要目标专业群确立了“校企合协同共育新型文旅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入学即就业”为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机制创新,建立专业群与企业的合作沟通协调机制,增强合作合力,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推动旅游专业群特色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提升,切实满足山西文旅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三、实施过程(一)实施“入学即就业”的教学改革以酒
4、店管理专业为试点,制定了酒店管理专业“入学即就业实施方案,与多家山西高端酒店联合招生宣传,开展新生入学宣讲活动,召开双选会,实现企业与学生第一次互选,双方签订人才“过程培养”协议,学生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酒店签订协议的员工。培养过程中,酒店要对签约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训和培育,将企业不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文化纳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的寒暑假安排签约学生进行适应岗位实习,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养。第四学期结束前酒店和学生进行第二次双向选择。学生毕业实习阶段,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和管理学生,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商讨解决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二)创新“3主体、6协同、双导师
5、”的人才培养模式O协同招生在“入学即就业”教学改革中,构建了“3主体、6协同、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3主体”,即专业群、企业、学生三方主体密切协作、利益与共。“6协同”,即专业群与企业紧密协作,协同招生、协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体系、协同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协同组织实践教学、协同开展教学评价。“双导师”,即双导师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导师的双聘双挂制度,每一名学生都分配了校内校外两名专业导师,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按照教学计划分段传授技能。协同开展教学评价协同组建教学团队O协同开发课程体系图1“3主体、6协同、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3层级4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改革的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服务 品牌 专业 建设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