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docx
《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新型举国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创新体制,在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方面具有鲜明优势。本文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特点,探讨了其在载人航天领域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在科技创新中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七点建议,以期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效能,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路径。举国体制蕴藏着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从两弹一星大庆石油会战人工合成胰岛素到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探月工程国产航母高铁产业等重大科技任务攻关方面,都展示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2
2、023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强调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任务。这是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及新型举国体制概念,彰显出新型举国体制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01、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发展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从重大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概念。国内外著名的实践案例包括美国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简称V1S1计划),中国两弹一星
3、计划等。其共同的内涵是,国家针对明确的目标,建立国家层面的专门机构,制定特殊的政策,统筹协调、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计划时间内实现目标的体制,统称为举国体制。中国举国体制的核心内涵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2023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社会主义制度的
4、优越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在于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过程和阶级关系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科学结论。无产阶级力量集中是战胜资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了基础。举国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无产阶级力量集中思想的运用。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原子弹、导弹和卫星,在经济和科技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开展集中攻关。1958年8月28日,毛泽东听取钱学森汇报研制卫星问题时说:
5、我看我们今天搞建设,发展科技,还是要有大兵团协作精神,这个思想不能丢,中国人要走自己的路就得这么干!1956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数以十万计的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特种工程部队、汽车运输部队、建筑工人和科研院所的精英,从全国各地秘密进入西北大漠,开始了建设导弹、原子弹研制试验基地的浩大工程。邓稼先、朱光亚、彭桓武、任新民、王澄昌、程开甲、于敏等,一大批科学家隐姓埋名奋斗在大漠深处。从1958年1月开始研制,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研制原子弹到研制氢弹并试验成功,美国历
6、时七年零四个月,苏联历时四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1966年10月27B,东风二号甲导弹加装核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获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研制任务圆满完成。综上,举国体制以高效能、高质量完成复杂的系统工程,较快地提高了综合国力。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指令性计划下达集中力量办大事,市场资源绝对服从政府调配,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决定性管理职能。从效果看,更为注重社会效益、政治效益。02、新型举国体制的提出:新背景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明确指
7、出了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这明显区别于传统的举国体制,国内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陈劲(2023)认为开展有组织科研就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益探索。科技领军企业在创新联合体方面的探索也体现出新型举国体制的特征。丁明磊等(2023)认为新型举国体制避免了聚焦安全而轻视经济博弈,强调政府引导却忽视市场激励,重视技术生产而非技术消费,强调集中攻关而非分散试错,重视技术自主而非技术分工等弊端。哇纪刚(2023)认为新型举国体制的新型表现在资源配置方式从以行政为主转向以市场为主,产出成果从产品导向转向商品导向,目标从任务导向转向任务与效益并重。路风等(
8、2023)认为新型举国体制是由国家牵头采取某种合作行动的体制,市场机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蔡跃洲(2023)提出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优势互补。洪银兴(2017)认为过去研发新技术的途径有所改变,新趋势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闫瑞峰(2023)认为新型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主体关系、科技创新目标特征、科技创新组织方式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等方面呈现新特征。传统举国体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最终目标是非市场化的产品,而新型举国体制下所面对的卡脖子技术大多为商业化项目,科研成果最终要转化为商品,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新型举国体制的特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战略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举国 体制 科技 创新 中的 探索 实践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