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docx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616651)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文扬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弘博古建筑保护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委托单位:湖北省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一四年七月项目名称: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项目承担单位: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项目协作单位:湖北弘博古建筑保护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文物设甲字O1OIJSo017法人代表:沈逮耀项目负责人:吴晓设计负责人:王吉参加人员:闫甲斌卢圣前邓蕴奇毛筱菲4 .工程性质、范围5 .保护措施6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与技术7 .施工部署8 .施工管理9 .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二、方案设计图三、保护工程概算1
2、地理位置2 .历史沿革目二、实测图3 .文物价值评估4 .现状描述5 .现状评估表6 .残破成因分析和安全评估结论三、现状照片第二部分设计方案文件一、方案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2 .工程目的3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2012年4月,恩施市人民政府公布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划归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所有,用于文物局管理用房和抗战纪念馆展示用房。2014年6月,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3价值评估文物建筑是历史文明的载体,是国家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作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
3、定的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3.1 文物价值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所在地是自唐、宋以来至明清时期,施州、施州卫、施南府街门驻地,它们是代表朝廷招抚、震慑、治理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前哨阵地,见证了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民国初,章太炎、董必武开展革命活动曾住在这里,抗战时期,恩施是国民党第六战区及湖北省省会所在地,周边分布大量机关,具有革命和抗战文化价值。建筑设计是恩施早期建筑设计专家张越,张越(1913-1997)1932年毕业于湖北省高级工程学校土木系,后考入西北联合大学数学系,曾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工作,多次任学校校长,1938年当选来凤县国大代表。建国初,因特殊经历
4、被定为历史反革命,恩施地区行署了解他的专长,1 .地理位置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公园街,地处施州古城最高处,背靠象牙山,右边是鳌脊山,左边是古城墙。它的位置也正处于施州古城的中心位置,与古城西门、南门较近,与东门、门较远。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左侧是一栋清末天主教堂,解放后为原州农业局、财税局办公楼,右侧是县档案局原办公楼,左后侧为原清江影剧院。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先后为恩施专员公署、地委、县委办公楼,现保存有2栋办公楼,一栋为恩施专员公署办公楼(专署机关、地委办公楼),位于北侧,一栋为恩施县委办公楼,位于南侧。2 .历史沿革清代末期、中华民国时,恩施地委、县
5、委办公楼旧址所处的位置为施南府、七区、施南道等衙门办公地。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恩施城时,此处遭到轰炸,原建筑燃烧损毁。1940年,此处改作公园,以院内一个巨大弹坑和未炸的炸弹供人参观。1952年,由恩施地委修建办公楼,在专员大楼前的弹坑内栽种桂花树,因弹坑深,树的树干在弹坑内,至今看到树干低矮。1955年,恩施地委与恩施县委调换办公地,这里成为恩施县委、县政府办公驻地。1991年后,恩施县(市)委政府办公迁至小渡船,这里作为文物建筑予以保留。为恩施的旅游事业增加后劲。4 .建筑描述与现状勘察整个旧址建筑面积约1323.5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规戈!门房:称1口建筑描述:为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物保护 工程 勘察 报告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