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那务六村产业发展综述.docx
《改革开放四十年那务六村产业发展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四十年那务六村产业发展综述.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改革开放四十年那务六村产业发展综述那务六村地处化北腹地,属粤西山区,东邻高州市,顺着渡槽南下便是章道村委会,偏离城镇经济辐射圈,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不明显,境内多为平原丘陵,两条江河婉转流淌,依山傍水,气候温和,339乡道贯穿全村,是个地理位置优越的鱼米之乡。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社会大变革的指针轰然鸣响,那务六村仍处于人民公社化时代。当时,六村大队统管14条自然村,其中六村、灯集、南地坡、现子铜等村场大、社员多的自然村就划分出两三个生产队,拥有各自的农田、坡地、山岭、竹木等自然资源,社员集体从事着耕田、放牛、养猪、养蚕等农活,少数人有一技
2、之长的外出搞副业。全大队有18个生产队,并组织了六村林业队、六村畜牧队、六村积肥队等专业性生产队。每天清晨,生产队长一吹哨子,社员集体出门开工,各就各位,完成分配任务,挣取当日工分。田间地头上总会树立一个大喇叭,通过收音机向劳动中的社员传达“中央精神”。社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体秩序井然。有些生产队劳动之余创新发展,经营起砖窑和小作坊,安全生产,依规纳税,对外出售。中小学生放假在家时会被安排上山砍柴,然后三五个人一起扛到周边的壶铜坪放卖。如今村委会办公楼附近有个地名叫“粉厂”的地方,就是当年社员发展手工业的历史烙印。政策在变,时代也在变。1979年,化州县革委会颁布了“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二十
3、条措施”,鼓励农业发展。1980年,化州全县三级(县、公社、大队)干部会议,作出了在县内分期分批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战略部署。那务六村广大社员期盼分田单干,解决温饱问题,有关社员代表、共产党员上书那务公社党委和革委会,呼吁上级顺应民意,积极下放权限,有效发展生产。1981年,整个六村大队推行包产到户,激发生产活力,调动农民积极性,粮食交足国家的,剩余都是社员自家的。到第二年,全六村大队摆脱饥饿,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随后,农村二次分田,进一步落实经营权;社队企业发展得到扶持,集体经济迈向现代化;农民被允许入城,自主择业,自由发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过去束缚生产力的集体劳动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十年 务六村 产业 发展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