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分部分项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分部分项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工程分部、分项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一、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1、施工过程基本划分1.1 基础施工阶段土方开挖f人工清理f验槽一素碎垫层f转胎膜砌筑f底板防水f防水保护层一定位放线一基础筏板、墙、柱钢筋绑扎f基础钢筋验收f筏板混凝土浇筑f定位放线、施工缝处理一柱、墙钢筋绑扎、预留、预埋一梁、板模板支设一柱、墙钢筋验收f柱、墙模板支设f梁、板钢筋绑扎、预留、预埋f验收一碎浇筑一养护一拆外模f防水层一保护层一回填土。1.2 主体施工阶段楼层放线一墙、柱钢筋绑扎一模板架体搭设一梁、板模板支设一梁、板钢筋绑扎一墙、柱钢筋隐蔽验收一墙、柱模板安装一梁、板、安装预埋隐蔽验收一墙、柱、梁、板碎浇筑一碎养护。
2、13砌体工程施工一基础清理一砌砖一构造柱、圈梁、过梁施工一补砌斜砖一内、外墙抹灰。1.4 装饰、门窗、楼地面施工阶段包括内、外装饰、楼地面、门窗制作安装等施工。1.5 屋面防水施工阶段包括屋面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施工。1.6安装施工阶段包括电气、采暖、给排水管道设施的安装施工。施工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安装的原则。1.7外墙装饰待主体结顶后自上而下施工。2、各施工段按施工顺序组织流水施工,保持各施工段项目部统一调配资源,保证工程均衡、有序的进行,每个施工段中各主要工序按照等节拍,等流水步距的原则安排作业计划,平衡资源计划,同时要求安装施工穿插进行。3、总之,根据本工程
3、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施工时再细化小流水施工段,切实做到合理安排,满足施工需求。二、工程施工测量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1套,经纬仪2台、水平仪4台;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及坐标点和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根据场地条件并考虑到以后结构施工中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复杂性,采用极坐标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施工放样精度,而且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因此本工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平面放样。1、工程施工测量特点1. 1由于本工程建筑为单体高层住宅楼,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和外观质量,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测精度高,所用仪器和测法要适应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条件,根据每栋楼的特点采用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投测施
4、工法。1 .2由于建筑平面、立面造型既新颖而且复杂多变,故要求测量放线方法能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适应,并需配备相适应的专用仪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13由于建筑工程量大,为保证工程的整体性和各局部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开工前要测设足够精度的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控制网点在整个施工期间能准确、牢固地保留至工程竣工,并能移交给建设单位继续使用,这项工作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施工测量中难点。2 .4由于天气的变化、材料受力变形及地基的下沉等影响,在施工测量中,就必须根据有关的规律预估和预留变形量。如测设标高时,应预留结构下沉;在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时,应考虑变形的影响等等。3 .5在施
5、工期间要按规范与设计图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的变形监测和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竣工之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继续观测。16施工测量要与设计、监理等各方面密切配合,事先充分作好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测量放线人员要严格遵守施工放线的工作准则。每步都检验与校对。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4 .2建筑坐标系的建立为便于施工中测量数据计算,需要建立建筑坐标系,根据
6、业主提供的坐标点、水准原点,建立建筑坐标系。施工中的数据计算,放样工作均应以此坐标系为依据。水准点的选择,应选在本工程的附近,但必须在建筑物产生压力影响范围以外,并应在施工前15天完成三个永久水准点埋设。2. 3控制点的建立先用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并定期复测一次。控制点的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Omnb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划十字线。并在控制点外砌50On1n1高砖墙,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上加盖,防止垃圾等杂物进入。2. 4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
7、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规范要求。2. 5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轴线控制网的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201/15000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3、高程控制网布设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3.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复测。3. 3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定位控制测量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8、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工程开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并进行复测。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
9、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4、工程平面放样3.1 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以建筑物外廓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要求越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就必须与其适应,以保证工程质量。这是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点和难点。4. 2为了满足精度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基础部分使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从外控点测设楼层面上轴线,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方法,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3-4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
10、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IOCmX1o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Cn1XI5cm),预留洞不能偏位。预留洞四周宜设50mm高的阻水圈,以防施工用水溅落至仪器上以及浸泡测量标识。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轴线的依据。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进行向上传递。4.5. 3由于以底层内控点为投测依据,当楼层高度累计大于35m时;激光束光斑变大,应将该层预留孔在放线后封堵,恢复平面控制点位置,再利用该
11、点向上传递。即35m更换一次,并在实测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仪器。得到投测点位后,将经纬仪架设到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设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水平角。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放样。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预留孔洞用盖板上以保安全。5、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为了保证变形观测结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地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6. 1一稳定一稳定是指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至少要有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工作
12、基点是观测中直接使用的依据点,要选在距观测点较近但比较稳定的地方。5.2四固定四固定是指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6、本建筑物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在基础底板完成后开始观测,底板及地下室沉降观测点布置见基础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放稳固后及时进行,以后每隔20天观测一次直至封顶,全部竣工后再观测一次,使用后第一年内每隔3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隔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到建筑物沉降基本稳定为止。沉降停测标准可采用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埋设在地下室底板上的初始沉降观测点应随施工逐层向上引测至地面
13、以上。施工应注意对沉降观测点的保护,待竣工时提供完整观测资料。到0.000时,按设计要求埋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并将高程引测量新观测点上以保持沉降观测的连贯性。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采用以下措施:6.1固定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7. 2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并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对水准点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程变动造成差错;6.3首次观测前到现场确定仪器安置位置和选定监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性水准点一起绘制一张沉降观测路线图,以便每次观测时按规定的路线进行;6. 4首次观测值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其高程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以连续观测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
14、各点的高程;7. 5作业时,观测员、记录员、立尺员三位一体,要基本固定且做到密切配合;8. 6每次观测结束后,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没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7、质量保证措施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7.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7.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7.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7.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7.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7. 6轴线放完后要求
15、进行闭合检查。7.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9.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一互检一交叉检。三、土方施工1、土方开挖1. 1施工条件由于本工程基础各楼与地下室相连,楼栋多土方开挖量较大,现场场地狭窄,开挖出的土方全部采用外运。施工只有组织到位,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基础施工顺利。12施工准备土方工程开工前,组织工程施工及测量人员认真审核图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测量控制工作,现场设置的控制桩将经甲方、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检查验收后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控制桩我方将妥善加以保护。土方开挖前,现场施工及测量人员将依据施工图及施工规范的规定,根据控制桩撒出土方开挖边界线,并向现场施工人员(主要是挖掘机司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确认边界线,了解土质情况,挖方边坡坡度,防雨措施,排水措施,防塌方措施,施工进度安排,安全注意事项等。1.3施工部署(1) 土方开挖顺序本工程土方开挖拟采用整体开挖,出口设置在各楼南侧,开挖时拟采用四台反铲挖掘机分段分层开挖,开挖至桩顶标高以上预留500高的土层,为防止扰动混凝土桩改用小挖机挖桩间土,桩间土预留2030cm厚的土层,然后改为人工开挖和修坡清底。以免扰动基底原土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待褥垫层施工时再将多余的土清除。(2)交叉作业土方开挖后,很难保证基础垫层及时全面施工,因此,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