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氰废水处理工程实践.doc
《酚氰废水处理工程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酚氰废水处理工程实践.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酚氰废水处理工程实践河北某钢铁公司焦化厂为高炉炼铁生产冶金焦炭,并为轧钢加热炉等工序供应净化后的焦炉煤气。在焦炉煤气净化过程中,在回收了苯、焦油、硫铵等化工产品的同时,还产生了一定量的废水。该废水含有高浓度的COD、氨氮、挥发酚,并含有氰化物、硫氰及硫化物等污染物,以酚、氰污染物为特征,被称为酚氰废水。该废水水质波动大、污染物浓度高且可生化性差,属于冶金污废水及煤化工废水中最难处理的废水范畴。对酚氰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对于冶金焦化行业的绿色发展与区域的环境保护具有突出的价值与意义。1 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河北某钢铁公司焦化厂酚氰废水处理站设计进水量为150 m3/h,其包括:有压废水,其中化产工序
2、蒸氨废水70 m3/h、焦炉煤气水封水30 m3/h;无压废水,其中区域生活污水30 m3/h、区域降雨初期雨水10 m3/h、其他废水10 m3/h。废水站处理出水水质需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的新建企业间接排放标准要求。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 1。2 处理工艺选择根据酚氰废水的水质特征,确定采用重力除油+加压溶气气浮+SDN(A/OO+二沉池)+混凝沉淀的核心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工艺流程如图 1所示。酚氰废水处理分为3段:(1)预处理段,由格栅、隔油沉淀池、调节池、事故池及气浮设施组成,以去除进水中的悬浮物、油及S2-为主要目标;(2)生化处理段,采用SDN工
3、艺(强化硝化、反硝化的A/O工艺)与二沉池结合,即由缺氧池与两级好氧池、二沉池组成,通过污泥配比回流,降解废水中的COD、氨氮、酚、氰等污染物;(3)深度处理段,设有混凝沉淀池,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污泥,兼有一定的脱色、去除COD的效果。废水站出水全部送往炼铁冲渣消纳,可显著降低新水的消耗。生化系统的剩余污泥采用污泥浓缩池+带式压滤脱水,脱水后的污泥以及分离出的油泥作为原料配煤回焦炉。3 工艺原理与流程介绍3.1 预处理段无压废水先通过格栅机械分离大颗粒杂质,再经泵提升与有压废水一起进入隔油沉淀池,分离水中的重质油,如焦油。隔油沉淀池内设有导流筒和蒸汽加热装置,底部设有旋流泵,可将池底的沉淀油泥抽
4、送至油水分离设备,分离水送调节池,油泥上配煤皮带送焦炉炼焦。隔油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均化进水水质和水量,为后续处理稳定负荷。调节池出水投加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PAC)后进入加压溶气气浮进一步除油、除悬浮物。加压气浮装置在0.350.4 MPa压力下送出2030 m3/h“溶气水”,“溶气水”进入常压环境,释放出大量微小气泡,其与进水充分混合接触,并与进水中的杂质颗粒、油滴黏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泥渣上浮至液面,由刮渣机刮入渣箱去除。含油浮渣配煤送焦炉再炼制。气浮设施出水含油质量浓度2.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15 mg/L。3.2 生化处理段SDN工艺由2部分组成:缺氧反
5、应和好氧反应。气浮出水首先进入缺氧池,缺氧池控制DO0.5 mg/L,P1.0 mg/L,pH 79,水温2535 。在此条件下,反硝化菌较为活跃,其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和能源,以酚等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将回流混合液中的NO2-和NO3-还原成气态氮化物(N2、N2O)逸散至大气实现脱氮。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随着反硝化得到降解,减轻了后续好氧段COD负荷。该过程产生的碱度可部分弥补后续好氧硝化过程中碱度的消耗,减少好氧池的碱(Na3PO4)补充量。反硝化出水流经两级好氧池,好氧池采用硅橡胶膜管式曝气器充氧,保持好氧池DO在3.05.5 mg/L,沿出水方向渐减曝气,以节约动力消耗。池内
6、污泥负荷为0.10.2 kg/(kgd)(即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COD质量),MLSS为3.54.5 g/L,借助好氧菌的吸附与硝化能力,水中COD与氨氮显著降低。好氧池出水(混合液)部分回流到缺氧池,回流比200%300%,为反硝化提供电子受体(NO2-和NO3-),以去除硝态氮。其余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设置污泥回流,分别回流至缺氧池与好氧池,以维持系统污泥浓度。回流污泥含水率99.2%99.6%,回流比100%150%,污泥停留时间在2035 d。3.3 深度处理段为进一步改善出水水质,二沉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对残余悬浮物进行强化去除,同时进一步降低出水CO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废水处理 工程 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