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废水处理理论与实践进展.doc
《养殖废水处理理论与实践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废水处理理论与实践进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养殖废水处理理论与实践进展摘 要:养殖废水主要由动物尿液、粪便和养殖管理用水组成,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还包括构成盐分的部分元素。为了比较清楚地了解迄今为止我国养殖废水技术关键突破口以及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本领域组稿主题之外额外归纳总结了养殖废弃物在资源化利用与深度处理之间的纠结、当前备受关注的污染物内容,以及部分技术领域的进展。最后对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建议。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畜牧业机械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严峻的环保问题,其中养殖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养殖废水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含有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以及重金属、抗
2、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病原微生物等,如果得不到合适处理,会导致周边环境生态的改变,威胁动物和人类健康1-2。目前,养殖废水的处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模式,主要应用于土地配套较少的南方养殖场,养殖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好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回收利用;另一种是资源化利用(肥料化、能源化)处理模式,主要应用于土地配套较多的北方养殖场,废水经过沉淀、厌氧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后,沼气进行能源化利用,沼液进行农田资源化利用。本文对我国规模养殖企业落实推进废水处理的现状、待突破的技术难题等进行了简要的归纳,以供从事生产、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1 养殖废弃物在资源化利用
3、与深度处理之间的徘徊养殖业废水处理仍然是近十年养殖行业环保最受关注、投入最大的领域。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处置养殖废弃物时必须在资源化利用和深度处理之中二选一。虽然近几年一直倡导和鼓励种养结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养殖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或零排放仍然是许多养殖企业求生存所必需的。环保问题的解决与资源化利用是不完全等同的概念,对于企业来说,解决环保问题至少首先要获得环评许可,然后按照环评要求采取措施处置废弃物并达到要求;而合法合规、经济有效的资源化利用,不是口头上“变废为宝”那么简单,首先需要在经济有效的半径范围内拥有足够的土地资源配套(符合就地就近利用原则),更重要的是要“变宝”,即
4、通过收获物实现产业链后端的价值增加,如果收获物只是理论上的产量,而没有实现自身的利用或没有转变为市场价值,那资源化的可研报告会失真;资源化利用还要站在环保角度防止二次污染(包括对水、土、气)。当前我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难,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养殖业环评导则缺失,相关标准众多,环评报告通常套用多个条文规章,各地执行资源化利用的标准不一,如多数地方要求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前先要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等;二是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已不再拥有足够的配套土地资源。2 热点污染物的研究养殖废水处理,除了针对现行环保要求的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T
5、P)等之外,近几年研究和实践表明,有必要进一步关注以下污染物:耐药菌和耐药基因(ARGs)、盐分(盐度)、总氮(TN),以及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污泥是水处理过程中的正常产物,由于清粪模式的改变以及后端出水标准要求的提升,污泥产量普遍增多;污泥的处理难点在于其含水率高。许多研究表明,现行的水处理工艺,其末端出水尽管化学指标达标,但仍然存在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环境风险。盐分的积累会对土壤、农作物产生危害,因此更要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加以防范。一些地方对养殖废水总氮的排放进行限制,现有技术水平下会大幅增加水处理的成本,显著加重企业的负担。3 重要技术领域的发展与突破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养殖废水处理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殖 废水处理 理论 实践 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