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及改良型工艺耦合MBR工艺最佳运行调控方式.doc
《AAO及改良型工艺耦合MBR工艺最佳运行调控方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O及改良型工艺耦合MBR工艺最佳运行调控方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AAO及改良型工艺耦合MBR工艺最佳运行调控方式通过分析传统AAO及其改良型耦合MBR工艺的技术现状,总结了各工艺形式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改良Bardenpho-MBR 工艺和多级AO-MBR 工艺的多种回流方式,并进行理论分析,探索最佳的运行调控方式。另外,针对现有技术的处理难点和提标改造需求,系统性地总结了工艺优化和膜污染控制措施,提出相应的调控手段和运行策略。针对耦合MBR工艺生化处理工艺,可采取分区曝气、设置消氧区、实施曝气精确分配与控制系统等措施,减少回流污泥溶解氧,全面提升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同时适当采取化学除磷方式,但应作为应急使用以避免过多化学污泥的产生
2、;为延长膜使用寿命,可适当采取投加粉末活性炭、悬浮填料等优化措施,并进一步开展新型膜清洗技术的研发。研究亮点(1)综述了AAO及其改良型耦合MBR工艺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工艺优选方案;针对生化耦合MBR工艺回流溶解氧偏高、膜污染控制等方面技术难点提出调控方案。(2)提出了改良Bardenpho-MBR工艺和多段多级AO-MBR工艺的多种回流方式设想,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优化回流方式。生化处理是污染物削减的主要环节,也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最终落脚点,其运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水环境及人民生活质量。氮、磷是引起水质超标的主要污染物,传统AAO工艺是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及生物除磷工艺的结合,能够达
3、到脱氮除磷的效果。然而,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浓度低、碳氮比低、无机悬浮物浓度高的特点,大大增加了处理难度和运行成本。目前,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日益增多,处理工艺控制日趋复杂,调控反应滞后、运行方案不精确等问题凸显。随着技术工艺的提升,各地政府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少省市相继出台新法规,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提升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类标准。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特别对于现有污水厂的提标,应重点关注于挖掘生化处理潜能,通过调控关键控制点,优化氮、磷去除性能,在不新增
4、构筑物下达到出水水质的提升。改良Bardenpho工艺和多级AO工艺因其脱氮性能好,能较好地满足大量去除TN的要求,因此,工程应用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提升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提高在低碳源和低温条件下的氮、磷去除能力,增强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传统AAO工艺、改良Bardenpho工艺、多级AO工艺与MBR工艺的耦合成为新建提标改造的新型工艺形式,但仍存在回流污泥溶解氧偏高、回流形式复杂、调控困难等问题,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运行费用较高。本文通过总结传统AAO及其改良型工艺耦合MBR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处理难点,并结合相关工程应用案例,提出系统性的工艺优化措施和调控方案,为今后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改扩建
5、工艺选择以及优化路径提供技术支持。1、常见工艺类型1.1 AAO-MBR工艺AAO-MBR工艺是在传统AAO工艺基础上取消二沉池,同时增设MBR池,与传统AAO工艺相比,AAO-MBR工艺污泥含量更高,普遍达到8 00010 000 mg/L,有利于缩短工艺流程,减少水力停留时间(HRT),增强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能力,并且在一级A出水要求下能够节约占地近40%。MBR工艺通常采用高曝气形式增加膜丝抖动,防止污泥黏住膜丝,以提高膜使用寿命。常规AAO工艺好氧池溶解氧含量要求一般在23 mg/L,然而MBR反应池的高曝气量将导致回流污泥溶解氧偏高,含量通常能达到6 mg/L以上。研究表明,MBR池
6、的高浓度污泥及较长的污泥龄能够保证系统对于氨氮的去除,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硝化反应速率。较高的曝气强度却不利于反硝化和释磷反应,若直接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将引入大量溶解氧,破坏厌氧和缺氧环境,丧失脱氮除磷功能。如图1所示,AAO-MBR工艺通常采用三级回流形式,逐级降低MBR池回流液溶解氧,在高污泥浓度下保证各反应区的溶解氧要求,回流比通常依次为400%600%、300%500%、100%200%。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多数污水厂提标改造采用AAO-MBR工艺,但后置MBR池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反应池内的生物量,延长污泥停留时间(SRT),以保证低温和进水浓度偏低条件下的生化处理性能
7、,氮、磷的去除仍然主要依靠前置AAO工艺。在生化处理性能较好的情况下,AAO-MBR工艺有助于提升出水水质,使TP含量稳定达到0.5 mg/L以下,TN含量达到15 mg/L以下。但MBR池若采取持续的高曝气强度也增加了氮、磷去除的不稳定性,无法保证出水TN含量稳定达到10 mg/L以下。在高排放标准要求下,为了应对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通常采用外加碳源的方式。为了减少碳源投加,充分利用进水中的碳源,采用倒置AAO-MBR工艺具有一定优势。如图2所示,缺氧池位于首端,能够优先与进水接触获得碳源进行反硝化,强化脱氮效果,且可以取消缺氧至厌氧的回流,简化系统的同时节省运行能耗。为了保证厌氧
8、释磷,需增加厌氧区的分段进水,并且需保证前置缺氧池的反硝化性能,否则大量硝酸盐进入厌氧池将导致无法有效厌氧释磷。因此,倒置AAO-MBR工艺对于缺氧池的容积要求将较大,且要保证反硝化反应的有效性,这就增大了运行的不稳定性和风险。1.2 改良Bardenpho-MBR工艺为达到更严格的出水TN要求(TN含量稳定达到10 mg/L以下),改良Bardenpho工艺与MBR工艺的组合工程应用日渐增多。该工艺就是在AAO-MBR工艺中间增设专用的脱氮单元(AO池),使所有好氧池产生的硝酸盐全部经过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并投加碳源,强化脱氮效果,后置好氧池也可与MBR池合并。目前,存在2种回流方式:(1)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AO 改良 工艺 耦合 MBR 最佳 运行 调控 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