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膜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工程启动研究.doc
《纯膜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工程启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膜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工程启动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纯膜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工程启动研究摘要:采用两级纯膜MBBR工艺处理低基质河道水,研究了启动过程中生物膜的硝化性能,并同步分析了生物膜厚度、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群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冬季最不利水温条件下不接种污泥直接原水启动,经过10d系统调试成功,出水氨氮稳定达标,一、二级MBBR区出水氨氮分别为(1.350.38)、(0.430.15)mg/L,硝化负荷分别为(0.1820.026)、(0.0660.020)kg/(m3d),系统氨氮去除率达到(88.983.03)%,同时,系统具有一定的COD去除能力;启动过程中,负荷增长至第14天达到稳定,生物膜的生物量于第28天达到稳定,一、二
2、级MBBR区的生物量分别为(2.660.36)、(2.140.19)g/m2,生物膜厚度分别达到(19723)、(15717)m;生物膜负荷具有一定余量,能够抵抗进水负荷冲击。启动阶段,生物膜物种丰富度于第21天基本达到稳定,一级生物膜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分布均匀程度高于二级生物膜,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生物膜中优势微生物主要有Nitrospira、Hyphomicrobium、Nitrosomonas、Kouleothrix、Pedomicrobium、Pedobacter等,其中硝化菌属Nitrospira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达到8.48%13.60%、6.48%9.27%,Ni
3、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分别达到2.89%5.64%、0.00%3.48%,而Hyphomicrobium和Pedomicrobium等菌属的存在可能与进水中芳香烃类DOM的转化有关。微污染水,即受到轻度污染的自然水体,其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已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多数情况涉及氨氮和CODMn的微量污染。由于其污染浓度不高,水质指标一般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或一级A标准限值,若采用传统方法处理难以有效富集活性污泥,因此多采用生物膜法处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其在微污染
4、水领域的应用亦受到关注。与市政污水应用的MBBR形式不同,微污染水处理基于生物膜,称之为纯膜MBBR工艺。笔者针对MBBR工艺应用于河道水脱氨的工程效果,研究了启动和运行阶段悬浮载体的硝化性能及其生物膜生物量和微生物组成的变化,以弥补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启动过程研究的缺失,为MBBR应用于微污染水处理提供理论和调试依据。1应用工程简介广东某水质净化厂,设计水量为260104m3/d,处理对象为微污染河道水,共分为两期,水量均为130104m3/d。水厂原处理工艺为单级混凝工艺,对进水中的TP、SS、COD去除效果较好,但对氨氮几乎没有处理能力;为响应政府治理河道水的号召,强化水厂对氨氮的处
5、理能力,采用纯膜MBBR对水厂进行改造,切割39%的混凝沉淀区并镶嵌MBBR工艺包形成MBBR区,MBBR区设置两级工艺,池体中间设置拦截筛网,将悬浮载体固定于各池体内。MBBR区的悬浮载体填充率为40%,投加的悬浮载体类型为SPR-型,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载体直径为(250.5)mm,高为(101)mm,有效比表面积800m2/m3,附着生物膜后密度与水接近,符合水处理用高密度聚乙烯悬浮载体填料(CJ/T 4612014)行业标准的要求。MBBR区设置穿孔和微孔曝气,穿孔曝气保证悬浮载体的流化,微孔曝气保证MBBR系统供氧。MBBR区的设计气水比最大为2.0。改造前后水厂的主要工
6、艺流程见图1。设计进水COD、BOD5、TP、SS分别为40、15、1.5、60mg/L,设计出水浓度分别为30、7、1、50mg/L。对氨氮的处理要求与进水水质相关,当进水氨氮6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量需大于5mg/L;当进水氨氮为36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不得低于84%;当进水氨氮3mg/L时,要求出水氨氮0.5mg/L。系统采用原水启动,于2020年11月5日完成悬浮载体的投加,以一期工程(130104m3/d)为研究对象,系统运行至12月21日时,其间日处理水量均值为(135.899.06)104m3/d,其中处理水量超过设计值的天数为34d,占比超过70%,最大日处理水
7、量达到了149104m3/d。实际运行的气水比为1.01.7,MBBR区水温维持在1824;一、二级MBBR区溶解氧自启动开始至出水水质达标,分别由8.5、9.3mg/L降至5.6、7.6mg/L,并在后续稳定运行期维持在(5.300.68)mg/L和(8.070.79)mg/L。系统采用原水启动,于2020年11月5日完成悬浮载体的投加,以一期工程(130104m3/d)为研究对象,系统运行至12月21日时,其间日处理水量均值为(135.899.06)104m3/d,其中处理水量超过设计值的天数为34d,占比超过70%,最大日处理水量达到了149104m3/d。实际运行的气水比为1.01.7
8、,MBBR区水温维持在1824;一、二级MBBR区溶解氧自启动开始至出水水质达标,分别由8.5、9.3mg/L降至5.6、7.6mg/L,并在后续稳定运行期维持在(5.300.68)mg/L和(8.070.79)mg/L。2 结果与讨论2.1 纯膜MBBR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研究期间MBBR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如图2所示。以单一断面所采集水样的混合样品数据进行分析。进水氨氮浓度为(3.850.44)mg/L,悬浮载体投加后的2d内,一、二级MBBR区的氨氮去除率均在3%以下,系统的氨氮平均去除率仅为1.9%;随着悬浮载体挂膜时间的延长,MBBR区对氨氮的去除率迅速升高,并且在悬浮载体投加完成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BBR 工艺 处理 污染 工程 启动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