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教学设计2023.docx
《小学科学教案《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教学设计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案《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教学设计2023.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教材P4344)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用水计量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2.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时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计时工具的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流速度及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难点:理解水位高
2、度会影响水流速度以及古代水钟的计时原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铁架台(带铁圈)、能容纳200亳升水的透明塑料瓶、记号笔、工字钉、秒表、200毫升量杯、透明水杯、抹布、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回顾:出示日暑、圭表、燃香等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知识。2 .讲解:(教学提示:出示教科书中“古代的水钟”图片。)这是古代计时用的一种水钟,在中国又叫作“刻漏”或“漏壶”。水钟有两类,分别是泄水型和受水型,图中所示的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3 .揭题:水真的可以用来计时吗?古代的水钟又是怎么来计时的呢?本节课将带领大家探
3、究其中的智慧与奥秘。(板书:用水计量时间)【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水钟激发学生对本课的探究兴趣,再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为探索环节做好铺垫。探索一:观察水流的速度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燃香是利用“变短的速度是均匀的”来计时的,那么你们猜测一下,水流的速度是否也均匀呢?(预设:是;不是。)让我们来观察一下。2 .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课件出示活动帮助卡任务:观察水流的速度第()组活动内容(I)在塑料瓶瓶盖上扎孔并去棹塑料瓶底部.然后倒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下方放置一个空室(2)用手指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向塑料瓶中注入一定量半.开手指,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现
4、象水汽妁速度均匀(或水室的速度不均匀)3 .过渡:好像大家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呢!接下来我们就用秒表来准确地测量一下。探索二:测量水流的速度课件出示实验帮助卡任务:测量水流的速度(1T,上.下方放置一个空量一,(2)用手指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向塑料瓶中注入200毫升水,(3)移开手指并立即开始计时,当量杯中的水积聚到50毫升时,停止计时,记录时间.(4)理复实验两次,记录时间水流速度记录表实脸所需时间(一)记录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贽第三次测量平均值50毫升31293()301 .布置任务:出示秒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2 .小结:当孔径大小和初始水位高度不变时,流出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 小学 科学教案 课用水 计量 时间 教学 设计 2023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