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Q二、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指山坡岩土体沿着一个面(带),顺坡下滑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三、什么是崩塌?崩塌是指陡峭斜坡的岩土体突然崩落的现象或者过程Q发生在土体中的叫土崩,发生在岩体中的叫岩崩;规模大,涉及到山体的叫山崩;发生在河流、湖泊等的叫岸崩。四、当发现了滑坡、崩塌的一些可疑的异常现象后,该怎么办?发现了滑坡、崩塌的一些
2、可疑的临滑、临崩的异常现象(即前兆)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根据这些现象的发生程度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立即向所在地村委会、乡(镇)政府或县级国土资源局(地矿股)报告。同时,告诉周围的人注意不要靠近滑坡、崩塌区域。有关国土资源局(地矿股)会及时派技术人员前来调查,发放“避险明白卡”,提出防治建议。(2)以乡(镇)为单位,落实防治和监测责任,做到责任到人,落实防治建议,建立群测群防体系。汛期要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公布值班电话,保证电话畅通。要选派责任心强、有一定素质的人进行巡查和监测。巡查和监测人员按要求做好巡查和监测,并做好记录,雨季或雨后要加密监测,发现变异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对要避让
3、的,要主动避让或配合乡(镇)做好搬迁安置工作。(3)编制好应急避险救灾方案。方案要明确撤离路线、信号和避险场所,组建抢险救灾队伍。方案要向群众公告,并进行演练。(4)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周围情况,增强防灾自救能力。五、如何监测滑坡、崩塌?对滑坡、崩塌的监测,包括斜坡开裂变形、整体变形、地下水和应力等方面的监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在最容易发生变形的地方监测其变化情况。(一)监测方式:1、设桩观测地表裂缝:在斜坡变形开裂大的裂缝两侧布置几对观测桩,定期用尺子量每对桩的距离、高差。2、设标尺观测地表裂缝:与设桩观测相似,是把做好的标尺固定在桩上,定期观测标尺上的水平和垂直数据。刻槽(或划线)观测:在已经
4、产生裂缝的地方(如墙壁、地面)刻槽(或划线),定期量槽(或线)的距离。注意每次要在同一个点上测量,最好是同一把尺子。(二)观测时间:一般情况下,设立观测点的最初1个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如果发现开裂是在缓慢变形阶段,以后观测间隔时间可以为半个月或1个月一次;如果发现变形在加快,观测应加密为3天或每天一次。在雨季或连续阴雨季节,要加密观测。在连续2天中雨以上或遇暴雨,并发现变形在加快,要加密到每天一次至每小时一次,加密观测至少要持续到雨停后10天以上,如未出现变形加速才能逐渐加长时间间隔。(三)观测记录:要用专门的记录本,每次观测都要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天气情况及相关迹象(如渗水、垮塌、出现新裂缝等
5、),并计算和对比变化量,分析斜坡活动状态。六、房屋选址安全;新建住房时,选址非常重要,除了看风水、生产生活方便,更要注意安全。否则,可能人财两空。从预防地质灾害的角度看,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地形为了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首先应选择在常年洪水位以上一定高度的平缓平地上建房。当斜坡有陡崖或土质坡坡度大于40,岩石坡坡度大于45。时,容易发生崩塌、滑坡,还应避免在陡坡下、沟谷口和塌陷区建设。当不得不选择在山坡或溪沟边建房时,注意以下事项:1、要了解掌握以前有没有发生过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2、要仔细查看周围情况。查看后山和房前坡地是否稳固,如果有裂健、陡坎,岩土松散,或者岩石
6、顺坡分层明显,又有涌水,或者山体成“大肚子”凸起,就容易发生崩塌、滑坡,不宜建房。如果树木东倒西歪,成了“醉汉林”、“马刀树”,说明斜坡表层有动,快要滑坡了,应马上避开。了解附近修路、采矿、水渠和山塘水库等情况,看坡体的稳固性、是否堆放大量土石和有没有渗水;松散泥石多或者有渗水,就可能会崩塌滑坡;地下采空或有溶洞,就可能会塌陷Q在山口、溪沟边选址建房,主要是了解选址区山洪水位,察看行洪迹印,了解沟谷的汇水范围、沟谷坡度、堆积物、植被发育等情况,判断遭遇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及程度。位置要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与岸边应保持510米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宜在汇水范围大、沟谷坡度大,沟内地形较陡又容易崩滑,沟
7、谷内存在较多松散岩土,山上植被较少,历史上发生过泥石流的沟口及边部建房。禁止在行洪通道中或边缘修建房屋。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以预防和避让为主。各级政府对管辖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矿管部门进行监督、组织、协调和指导。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承担责任。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地区,点多面广,发生的时间短。加上地质环境的变化、地质灾害的预兆,最先被当地群众所发现。要进行应对,也是当地干部群众行动最快。因此,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制度,这也是当前农村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县、乡政府和村委会,组织当地单位和群众,通过宣传培训、建立防灾制度等手段,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的前兆和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巡查和监测,从而及时发现、快速预报和有效避让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3、县级群测群防工作,在县政府领导下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乡级群测群防工作由乡政府组织实施;村级群测群防工作,由村委会组织群众,针对具体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群测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