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专精特新策略报告.docx
《北交所专精特新策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交所专精特新策略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北交所专精特新策略报告1行业:聚焦战略新兴,寻求政策与市场共振我们以政策扶持方向为起点,结合技术创新的活跃领域和资本开支的高增长领域,建议以产业集群建设、科创板IPo投向、PCT专利为风向标,挖掘政策与产业同向发力的高景气方向。1.1战略重视新兴产业,高端制造地位抬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外延持续扩张,伴随规模扩张与新旧产业融合加深,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进入全面发力期。2010年10月国家首提战略新兴产业,划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新兴产业领域;12年7月“十二五”规划中,新兴产业外延进一步具象和细化;16年11月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2、新增数字创意产业及互联网+、大数据、动力电池材料、智慧能源等多个细分领域,产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年9月,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提出聚焦八大重点产业领域,打造集聚发展高地。逆全球化趋势叠加疫情推动,国内产业链自主化进程加快,做强制造业体系的产业政策密集落地,成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2015年8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首次设定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随后2015年版技术路线图指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及23个优先发展方向;18年1月2017年版技术路线图发布,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了关键材料和关键专用制造装备等内容;同时,自18年起连续公布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在2
3、1年“专精特新”首次出现在五年规划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相关政策持续加码。就市场表现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跑出超额收益。分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看,中证新兴成指累计收益率分别为31.28%、104.19%,同期沪深300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4.89%、69.48%,随着新兴产业产值规模的扩大,行业成长性有望向A股市场形成积极映射。就各细分领域看,新兴产业间及产业内的市场表现分化较大:十二五期间:收益率居前三的分别为软件(321.60%)、互联网(313.05%),电脑硬件(294.25%),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表现亮眼;生物产业也取得较好表现,如生物科技(207%)、医疗保健(21
4、1.28%)、制药(98.67%),但新材料产业的分化较大,精细化工的收益率达160.63%,基本金属、钢铁等的市场表现较差,分别为17.7%、-9.75%o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表现较好,如化纤、精细化工,收益率分别为584.42%、45.78%,高端制造产业表现分化,半导体、汽车领域表现较好,工业机械、能源设备等则表现较差,以软件、互联网、电脑硬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整体表现较差。基于新兴产业整体的超额收益与产业内的分化,政策与产业能否形成共振至关重要:由于目前中国产业政策发力点旨在引导市场而非行政干预,即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拉长优势产业的成长周期,因而对于具体赛道的选择,行业驱动力能否从政策
5、拉动转向市场需求是重要的考量点。12关注政策+产业同向发力的三个风向标我们把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及培育方向、科创板IPO募投方向、各领域PCT专利申请增速为风向标,挖掘政策+产业的同向发力点。其中,产业集群有利资本开支与技术扩散,“十四五”地方规划产业集群发展更突出利用当地特色;科创板作为新兴产业聚集高地,IPO募投方向往往引领产业发展前沿;专利保护有利于产业内技术繁荣,厚植长期发展根基。1.2.1产业集群:强调新兴产业培育与当地资源禀赋衔接产业集群往往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以有效的分工和协作使集群保持产业链竞争优势,并能发挥示范效应。“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
6、展”,强调新兴产业培育与当地资源禀赋的衔接,各地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推进。12.2科创板IPo募投方向:电子核心产业募投规模领先从2023年科创板IPO已受理企业的募资投向看:电子核心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是科创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前五大细分投向。12.3PCT专利:新材料、机械、通信领域申请增速居前PCT(专利合作条约)是一份国际公认的专利体系,拥有超过150个缔约国。通过PCT,申请人只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即可请求在为数众多的国家中同时对其发明进行专利保护。尽管PCT数量本身不能完全映射为科技创新能力,但是一个较好观测各领域创新
7、能力边际变化的指标。纵向看,中国PCT专利申请量规模及占比均呈快增长态势。自2016年起中国PCT专利申请占全球比超越20%并稳定在20-30%区间,自2019年起申请总数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多的国家;各领域内: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视听技术、半导体、电动机械、仪器、能源申请数量排名前五;与2023年相比,申报增速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微结构和纳米技术、生物材料分析、化工、机械工程-处理、基础通信处理。2.卡位:优选进口替代领域,关注细分赛道龙头国家级“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隐形冠军都是大行业下的小公司,长期专注以创新驱动获得高市占率,是中小创中的佼佼者。我们从三类企业的共性看具备卡位优势企业的基本
8、特征。由于专精特新是优质中小创的主要汇集地,而制造业单项、隐形冠军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升级和加强,以下对专精特新企业着重分析。2.1进口替代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产业链短板国产替代空间大、确定性强。具备卡位优势的企业,高市占率是企业战略选择、长期专注与技术创新的自然结果,但展望企业长期业绩空间,若企业同时处于进口替代的关键领域,由于进口替代格局相对清晰,替代空间也较明确,基于公司自身的技术经验积累再迭代,突破瓶颈继续成长的确定性更强。挖掘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进口替代方向。原先,进口替代是从发达国家抢夺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过程;当下,为防范全球供应链回缩风险,产业链自主可控取代效率提升成为进口替代的首要逻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精特 新策略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