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伪装色实现多波段红外隐身的超表面.docx
《利用伪装色实现多波段红外隐身的超表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伪装色实现多波段红外隐身的超表面.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利用伪装色实现多波段红外隐身的超表面目录1 .研究背景12 .研究内容13 .结论与展望61 .研究背景随着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未来多波段隐身技术的发展将覆盖从可见光到大范围红外的整个光学频率范围,这是无人监视系统面临的关键挑战。为了解决中波红外(MW1R)和长波红外(1W1R)波段的低可观测性问题,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概念,人们提出了各种类型的频率选择器件,通过控制光谱特性的可调谐性来避开红外探测器的可探测范围。利用各种光学器件概念,积极开展光学隐身技术在多红外波段应用扩展的研究。除了迷彩图案印刷,亚波长纳米结构的结构色滤光片已被广泛研究以激发光子或等离子体共振模式。尽管最近己经开展了关于介
2、质多层结构的开创性研究,以实现宽带性能,但由于难以实现高窄带吸收性能一一用于制导激光和可见伪装图案打印,其应用仍然有限。2 .研究内容对于多波段红外隐身技术,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SWIR)中具有较高的吸收率;2)MWIR和1WIR区域热辐射较低。具有金属绝缘金属(M1M)几何结构的间隙等离子体超表面因其共振可调谐性和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1SPR)和表面晶格共振的高频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如果只考虑间隙等离子体或晶格耦合,M1M超表面的光谱范围有限,只允许有限数量的共振模式。然而,通过在金属层之间使用半导体带隙材料,使其在IR范围内透明,而在可见光范围内不透明,可以增加
3、金属一半导体-金属(MSM)超表面的共振模式数量。图1说明了本文提出的由磁盘谐振器组成的MSM超表面,这种结构可以显著地扩展超表面的光谱范围,这对多光谱工程是有利的。由于Ge半导体层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变得不透明,因此可以在半导体层上的周期性金属圆盘图案中激发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1SPR),而不需要考虑整个MSM结构。因此,作者提出在错半导体层上利用具有周期性纳米级金属圆盘图案的超表面来实现彩色像素。通过在可见光谱中设计的反射率,超表面呈现出亚波长尺度像素大小的彩色。图2a为1SPR条件下的光功率分布,得到了最大的光谱吸收率。在可见频率下,光能不能通过Ge层传递到底层金属表面,1SPR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用 伪装 实现 波段 红外 隐身 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