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佛学因果思想构建诚信自觉社会.docx
《借力佛学因果思想构建诚信自觉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力佛学因果思想构建诚信自觉社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借力佛学因果思想构建诚信自觉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12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将24字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进行明确。作为要求公民层面践行的诚信思想,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党中央顺应民意,把构建诚信社会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和国家软实力的层面,充分表明了构建诚信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在依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更
2、多领域,为推动构建诚信自觉社会提供多元、有效的支持。一、佛学因果思想与诚信精神具有许多同理契合,为借力推动构建诚信自觉社会提供了可用性佛学因果理论博大精深,无论是佛教界,还是在民间,均有其重要的影响。信仰佛教的人们,不受认知能力和或知途径的限制,但求能在自已的信仰世界里抒发心声,洗涤精神,祈祷愿望的实现。而佛学思想中所包含的诚信元素,为我们构建诚信自觉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佛学因果报应思想是其解释世界万有关系的基本理论,与诚信思想有异曲同工关联。佛学思想认为世间一切存在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自身行为、语言、意识必定会对自已的命运发生影响,召感相应的回报,所谓善因生善果
3、,恶因结恶果,轮回三界,这是佛学因果思想与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有所近似的地方。这里仅就佛说业报差别经佛说罪福报应经三世因果文作些理解。佛说业报差别经阐述的长寿与短命、健康与疾病、端正与丑陋、富有与贫穷、权贵与低贱、正智与邪恶的因果关系,几乎函盖人生所有方面。认为人们的思想、言论、行为都是致因子,这个因子就如同种子一样,当种子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变化,就是所谓的果报,同时,新的果报又是新的致因,成为下个果报的条件,如此循环往复、以致无穷。以健康与疾病因果理论为例,如多病、短命认为有十个方面的成因:包括“好斗、挑斗、赞斗、乐见别人斗”,这四种心态极易导致身心、生命的损害;还有诸如:“恼怒父母;恼
4、乱贤能”(捣乱、障碍、嫉妒他人);“见怨病苦、心大喜欢”(见别人生病高兴);“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于怨病所、与非治药”(蒙骗对手和有过节之人诈其做有害自己健康事);这些心态当然容易导致自身的精神负担,极易产生疾病。而“宿食不消、而复更食”更是直接指出吃的方面不科学造成疾病的道理。佛说罪福报应经和三世因果文则是直接说明因果之间及其通三世关系。三世因果文里说到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其因果报应思想,突出了道德在果报产生过程中的因子作用,强调道德是自我塑造未来生命的决定因素,要求人们从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已,尤其是强调内省,从内心里防非止
5、恶,去除不良行为。(二)佛学“命自我造、劝善止恶和众生平等”重要思想观点,是助力践行诚信精神的本原支持。要使广大的信众逐步地知晓和觉悟佛教因果思想的深刻内涵,激发自觉践行诚信精神的内生动力,如此,确有必要让信众更多、更深刻的理解把握佛学因果思想中几个核心观点。一是关于“命自我造”思想。佛教因果报应强调个人的命运取决于自身的“身、语、意”三业,取决于个业与大家的共业,而不是上帝的主宰,也非天命安排,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强调自己的知行对本人负责。在因果报应中,人的主体地位不能撼动,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与获报有相应的结果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二是“劝善止恶”思想。体现了因果报应的必然性思想
6、,具有很大的扬善止恶的作用,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十分明显。如果人们能够自觉自律、敬畏因果定律,那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法治社会,更是一个人人自觉自律和从容向善的社会,那么诚信精神及其思想主导下的社会伦理状态,就有可能创造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文明社会。三是“众生平等”思想。倡导人们对生命权利的普遍尊重,因果报应十分重视“众生平等”,人世间的一切依存、平等一如,是“依正不二”的关系。虽然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但其中的因果关系作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其根本和关键还是在于人的自身生活态度。上述的佛学因果理论思想,揭示其具有充分的客观哲理性一面,可以从现实性、因果逻辑关系、心理学、物质第一性、精
7、神反作用等等方面得出结论。不难理解佛学中的诸多的醒世谆言,直接明了的提醒人们只有守信、践诺,从善、弘义才能求得相应的果报,这就为我们多角度、多形式利用可以利用的包括佛学因果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构建诚信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二、佛学因果思想在民间影响的深广延展,为借力推动构建诚信自觉社会提供了可能性在宪法保障人们信仰自由、信仰不能损他的背景下,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社会民众对佛教的信从度日渐加深的情势下,构建诚信自觉社会借力佛学因果思想影响有很大的现实可能性。(一)深度对接,借力佛学思想传播在信众头脑中植入诚信种子。现实生活中广建庙宇、香火日盛,反映了佛教影响的现状。以普陀山为例,每逢香
8、会日子,进香礼佛的信众人山人海,从信众进香礼佛的内心诉求来看,大多的都是祈求平安健康、生意发财、仕途顺当、学有所成等,这些都是非常朴实和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能对广大信众进香祈愿的诉求进行由外而内的引导;指明愿景与现实、动机与效果、行为与思想怎样才能因果一如,根本的着力点在于自己的知行符合因果联系的要求、在于自己的作为达到因果成立的功力,从而有效破解进香礼佛的商业味、庸俗化和虚伪性问题,使广大的信众,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准上真正得到精神的洗礼,把脉进香礼佛的真谛,这当然也是佛学主旨极力主张并期待的结果。因此,这也为我们借力佛教影响推动构建诚信自觉社会提供了切入点。如果在佛学思想传播和进香礼佛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学 因果 思想 构建 诚信 自觉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