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自主性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生自主性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中学学生“自主性丝宗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为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公正,体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统一,引导和促进学生关注发展过程,培育综合能力,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每个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的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立体性评价。“自主性”综合素质评价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引
2、导学生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努力实现全面和个性的有机统O二、评价原则1服务育人原则。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服务于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2 .简约易行原则。尽可能简单操作,过程和内容尽最大可能整合,保持思路清晰,大面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减少机械作业。3 .民主公开原则。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4 .诚实守信原则。推动诚信机制建设,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5 .自主发展原则。评价设置最大限度的彰显“创造可供每名学生选择的自主教育”的办学理念,探索学生实现自我的途径和方式。6 ,持续发展原则。通过设置递进目标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持续发展。7 .整体发展原则。促进学
3、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整体提升自我成长内动力。8 .个性发展原则。重视学生发展差异,不断刺激每一个学生的特色潜能优势发展。三、评价导向1标准导向。以上级相关教育文件已明确指出,或青少年既定的发展轨迹为依据。9 .问题导向。始终保持随时发现问题心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实事求是的对待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路标。10 底线导向。坚持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不动摇。11 目标导向。通过评价方式的设定,帮助学生对自我成长规划的梳理,设置不同阶段和维度的成长目标,并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达成目标。12 项目导向。坚持“谁了解谁评价”的原则,让评价形式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打破正态分布模
4、式,使评价更具准确性。13 成果导向。通过不断激励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评价,逐步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分享快乐,增加学生自我认知。四、具体实施1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评价评价导向:问题导向、底线导向评价依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XXXX中学师生自主成长宣言等评价类别:主观评价+客观评价评价方式:针对内化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外显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学期初,年级和班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阶段性培养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细化正向标准,制定特色班规班纪。班规班纪每学期一修订,经85%以上学生、家长同意,本班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认定并签字确认后生效,提交年级综合素质评
5、价委员会汇总,三级评价委员会分别存档。此项目等级认定采用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审核认定的办法执行,原则上未碰触XX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底线行为清单XXXX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底线行为清单班规班纪底线者均为A等。评价周期:每月一次2 .身体健康评价评价导向:目标导向、标准导向评价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类别:客观评价评价方式:体育教师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日常体育课、体育活动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评价标准,基本按照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参与活动情况综合考查,本着促进各层次学生发展的原则,划分等级,具体细则见附件3。评价周期:每学期一次3 .艺术素养评价评价导向:
6、目标导向、标准导向评价依据:XX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导意见评价类别:客观评价评价方式:音美教师根据日常课堂、检测、参与相关活动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单项考核,纵向评判,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为目的,划分等级,具体细则见附件4。评价周期:每学期一次4 .特色课程评价评价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目标导向评价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评价类别:客观评价评价方式:此评价结合学校课程体系设置和开展情况,包含三部分内容:社会实践课程评价;学科拓展课程评价;活动课程评价。(1)社会实践课程评价,包含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个方面,我校遵循
7、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本着“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的目的进行的评价,此评价“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2)学科拓展课程评价,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生通过社团、拓展训练营等方式开展的相关课程的参与、表现情况进行的评价,旨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特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3)活动课程评价,通过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的表现情况进行的评价。学校基于以上内容采用以下办法进行评价
8、:1成立项目组,由各项目组制定赋分办法。基本要求:按照班级初赛一年级复赛一校级决赛的顺序累加,根据活动难度,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同意,酌情每级赋分12分。原则上新制定的活动方案设计需要包含赋分办法,否则此方案无效;针对长期实施的方案需要重新修订,增添相关赋分内容。2 .学生自发以团队形式开展的相关活动,在活动初向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提出赋分申请(包括活动开展细案、赋分办法等),经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同意后,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备案后,方可实施。活动结束后学生提交学分赋分申请表,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盖章后生效。3 .学生代表学校形象,以团队形式参加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并在活
9、动中展现地方学生素质,获得较高声誉的,活动结束后一周内,由学生提交赋分申请表,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盖章后生效。活动结束后,由班级学分统计员进行项目学分整理,各项目组核对后反馈给年级,由年级在学期末进行集中、整理、汇总,形成学生学期总分,并在校园公示,下发至各班,各班根据学分由高到低进行等级评定,参照XX市有关综合素质评价认定办法,A等比率设定为30%,B等设定为50%,其余为C等。评价周期:每学期一次5 .自我实现评价评价导向:目标导向评价依据:XXXX中学学生培养目标评价类别:主观评价+客观评价评价方式:学生在每学期初通过自我剖析,了解自身特点,定制属于自己的发展计划,全面剖析自我,认知自
10、我,促发自我潜能的挖掘和实现。撰写自我实现规划书,包括学业水平自我认定和个性发展两部分,提交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于学期末进行认定。(1)学业水平自我认定单次认定办法:以上次考试为基数,如上次考试低于历次考试成绩,则以历次考试成绩最高分为基数,为了便于计算和增加区分度,各学科等级赋分为:A=IOo分;B=80分;060分;D=40分;E=O分,学生根据赋分情况,计算出自己本学期的总分目标。具体认定办法参照下表:初一、初三年级(学科数为7)等级前提条件认定条件A等不能出现D等及以下学科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全A者;总分达到600分及以上;考试前设立高于基数40分及以上目标且实现者。B等不能出现E等
11、学科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总分达到500分及以上且与基数(20)基本持平者;考试前设立高于基数20分及以上目标且实现者。C等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总分达到400分及以上且与基数(20)o基本持平者;总分在280分及以上,但有2个学科上升一个等级者。D等不满足以上条件者,直接认定为D。说明:初二年级认定办法参照初一、初三年级,根据增减学科,适当调整相应赋分;新增学科目标分数设定参照此前学科的平均分值进行赋分。学期末认定办法:将期中、期末等级赋分累加,分值在180分及以上认定为A;分值在140180之间认定为B;分值在140120之间认定为C;其余为D。个性发展自我选择学生在每学期初,通过对自己以往所获荣
12、誉和特长发展情况的整体分析,总结确定自己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争取实现自身的优势突破,逐渐实现自身修养的升华。此项目等级认定由学生根据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认定。评价周期:学业水平自我认定为每学期两次后汇总个性发展自我选择为每学期一次6 .标志性成果认定评价导向:成果导向评价依据:XX市初中标志性成果的范围评价类别:客观评价评价方式:各班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对每位学生在本学期中取得的各项标志性成果进行审核,具体办法如下:1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某方面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各层级比赛或评比、评选活动获得的荣誉,以校级活动为基准,个人项目每人次赋分3、2、1分;集体项目、年级活动减半;市级翻倍,以此类推。7
13、.在社团活动和大型研学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者,每人次赋分1分。8 .为学校、公益活动等制作美篇、视频等信息技术作品并采用,以校级活动为基准,每人次赋分3分;年级活动减半;市级翻倍,以此类推。9 .在具有正式看好的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或其它作品,每人次赋分1分,该项每学期累计最高3分。10 学生会任职:在学校学生会任职主席团、自律、卫生、体育类部门赋分3分,其它部门或年级学生会任职赋分1分,此项不累加。11 为学校及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担任定期、长期工作任务的赋分2分,单场次活动不足半天计0.5分。12 .承接学校及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持、演讲等任务,每人次赋分3分,年级减半,市级
14、翻倍,以此类推。13 综合荣誉类包括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红星少先队员、美德少年、家风家训好少年等因综合素质突出而受表彰的,校级每人次赋分3分,年级减半,市级5分,省级及以上(不累加)7分。14 其它新增加奖项或等级难以认定的,按照XX市普遍认定标准,由学生提交认定申请,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审核,校级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复议后进行认定。学期结束前,班级汇总学生标志性成果,对照上述赋分办法进行赋分统计,根据根据赋分情况排序,参照XX市有关综合素质评价认定办法,A等比率设定为30%,B等设定为50%,其余为C等。评价周期:每学期一次7 .学期及毕业评语呈现形式:写实性记录呈现方式:除综合
15、素质等级外,学生的成长导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在每学期末撰写学生发展评语,作为学生今后进行人生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班主任老师还要依据学期评价结果、学生表现等,每学期末撰写学生表现评语和毕业评语,对学生在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整体描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周期:每学期一次8 .激励与底线评价(1) “一票肯定”。学生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本学期综合素质评价定为A等。A.被评选为“XX好人”或者“XX美德少年”等市级以上综合性荣誉称号的;B.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并表现突出或者获奖的,包括体育、艺术、科技、实践、学科等各种活动。C.出版专著或创新项目、调查报告、学术报告等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进行推介的。(2) “一票否定”。按照XX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底线行为清单和XXXX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底线行为清单执行。(3)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参加XX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在C等级以下的学生,特色课程评价不能为A。五、材料使用1学期综合素质等级认定办法根据中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育人目标,设定每个维度的权重比例为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占20%,身体健康占10%,艺术素养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