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docx
《中医院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院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腰腿痛(TCD编码:BNS150)西医病名:腰椎管狭窄症(ICD-10编码:M48.005)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0019-94)及临床诊疗指南一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 .典型表现:(1)有慢性腰痛史,部分病人有外伤史。(2)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3)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破行,腰痛在前屈时减轻,在后伸时加重,腿痛多为双侧,可交替出现,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休息后好转。严重者可引起尿频或排尿困难。2 .查体:
2、可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阴性;无下肢缺血的阳性体征。3 .辅助检查:腰椎X线摄片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造影、CT和核磁共振检查有重要的诊断意义。(I)X线正位片示:腰椎序列呈不同形态的侧弯改变,棘突可偏歪,椎体可旋扭。侧位片示: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狭窄或前后等宽,前窄后宽,椎体边缘及推后小关节增生硬化,椎体可后翘,椎间孔可变小变窄,腰撕角可变小。(2)CT示:椎间盘向椎管内膨出、局限性突出或脱出,并可有钙化及出现“真空征”,造成囊前间隙脂肪间隙消失,硬膜囊受压变形,神经根淹没或受牵拉移位。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侧隐窝及椎间孔被软组织填塞,小关节增生内聚,以致椎管内空
3、间相对狭窄。(3) MR1示:椎间盘变性T2W1呈中长信号。椎间盘髓核向后突出或膨出,一般呈等T1中长T2信号强度。硬膜囊受压呈局限性弧形压迹,与突出的髓核相对应。可见黄韧带增生肥厚,多节段狭窄者椎管可呈“串珠样改变”。(4)肌电图检查:对神经压迫症状的诊断有独特意义,还可对神经损害的程度作出定性诊断。(5)下肢周围血管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间歇性跛行的原因,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二)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2 .寒湿阻络: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
4、,肢体发谅。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3 .湿热痹阻: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4 .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千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S)西医临床分型按国际分类法可分为以下几类:1脊柱退变所致的狭窄:因脊椎受老年改变及劳损的影响,而使椎板增厚,椎体骨赘增生等,使椎管产生容积上的缩小,而致狭窄、小关节肥大以及黄韧带肥厚
5、等。5 .复合因素所致的腰椎管狭窄:先天后天畸形同时存在导致的狭窄,椎间盘突出使椎管容积变小或椎间盘突出与椎管的骨性狭窄的复合原因导致。6 .腰椎滑脱症(退行性)与骨溶解病所致狭窄。7 .医源性狭窄:有术后的骨质增生与髓核溶解素注射所造成的瘢痕增生粘连等。8 .损伤性狭窄:如压缩骨折与骨折脱位。9 .其他:畸形性骨炎(PagetS病)有脊椎变形,椎管可缩小;氟中毒也可致增生畸形,造成狭窄。(四)专科检查1 .望诊步态:轻者正常,症状明显者拘谨步态,重者可出现歪腰斜髓跛行步态。合并椎管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腰椎是否侧弯,曲度是否平直或反弓。腰部、臀部及下肢肌肉是否萎缩。2 .触诊腰部肌肉是否紧
6、张、僵硬。棘突、棘间、椎旁是否有压痛及下肢放射痛。3 .腰椎活动度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是否正常。4 .特殊检查感觉检查,肌力检查,膝、跟腱反射检查。病理反射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屈颈试验、仰卧挺腹试验、腰背伸试验等。(五)诊断依据1有慢性腰痛史,部分病人有外伤史。5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6 .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破行,腰痛在前屈时减轻,在后伸时加重,腿痛多为双侧,可交替出现,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休息后好转。严重者可引起尿频或排尿困难。7 .下肢肌萎缩,腱反射减弱、腰过伸试验阳性。8 .腰椎X线摄片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造影、CT和核磁共
7、振检查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三、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本院特色)1 .气滞血瘀型治法: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成:丹参25g、归尾15g、红花10g、川茸15g、泽兰10g.香附15g、续断12g、牛膝15g、乳香10g、没药10g、延胡索15go中成药:活血愈伤胶囊(院内制剂)。2 .寒湿阻络型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茏15g、防风15g、肉桂3g、当归30g、茯苓15g、细辛3g、牛膝15g、杜仲15g、白芍15g、熟地20g、人参30g、甘草12g。中成药:祛风活血胶囊(院内制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院 腰腿痛 腰椎 狭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