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4802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 精品.doc
《管理制度-4802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 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4802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 精品.doc(5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 况4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4第二节 煤 层4第三节 煤 层 顶 底 板5第四节 地 质 构 造5第五节 水 文 地 质6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6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7第二章 采 煤 方 法8第一节 巷 道 布 置8第二节 采 煤 工 艺8第三节 设 备 配 置11第三章 顶 板 控 制13第一节 支 护 设 计13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14第三节 矿 压 观 测14第四章 生 产 系 统15第一节 运 输15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15第三节 排 水24第四节 供 电24第五节 通 信 照 明32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第一节 劳 动 组 织
2、33第二节 作 业 循 环33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第六章 煤 质 管 理35第七章 煤矿职业卫生管理措施36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39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39第二节 顶 板40第三节 防 治 水41第四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42第五节 运 输42第六节 机 电44第七节 支护安全技术措施45第八节 支巷掘进、回采安全技术措施46第九节 贯通安全技术措施48第十节 防止煤层自燃安全技术措施48第十一节 防止片帮煤伤人及片帮煤处理安全技术措施49第十二节 其 它49第九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50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表1 工作面位
3、置及井上下关系表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三采区地面标高m工作面标高m地面相对位置 位于井田西部,地形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面无大的建筑物,只有少数民间小道,地面全部为草木覆盖。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情况 回采工作面范围内地面地势西部较高,地表地势向东北方向倾斜。地面无建筑物或者积水坑,局部有杨柳地.工作面西部有苏家壕至石疙台公路通过,回采过程中若煤柱留设不合理,采空区塌陷或者冒落对公路和会有一定影响。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该工作面位于矿界与下组煤回风巷之间,北邻下组煤回风大巷,西邻4采区回风巷,东邻4801炮采工作面。走向长度/m312运顺左翼工作面265.5330.5倾斜长度/m312运顺左翼工作
4、面120面积/312运顺左翼工作面41313.8312运顺右翼工作面215265.5312运顺右翼工作面95312运顺右翼工作面26653.4第二节 煤 层工作面煤层情况见表2。表2 煤 层 情 况 表煤层厚度(m)5.66.4煤层结构单一煤层煤层倾角()02开采煤层2-2硬度4煤种长焰煤稳定程度稳定煤层厚度及结构变化综述1. 煤层近水平,倾向SW。煤层局部有薄层灰质夹矸,厚度0.050.2m不均等变化。2. 该工作面煤层厚度整体稳定,仅局部区域可能受原生冲刷影响,煤层厚度略有变化。工作面靠近断层处因受断层和节理发育的影响,大断层以西100米范围内煤层内生裂隙发育且被方解石填充,煤层采掘过程中
5、容易出现离层或片帮,容易引起煤层顶板冒落。3.连采面回采区域煤层顶板向下0.8-1.8m范围内层理发育,层理面明显,连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离层。 第三节 煤 层 顶 底 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 度(m)特征老 顶312左翼粉砂岩、细砂岩1014灰色灰白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岩石风化裂隙发育。312右翼粉砂岩35直接顶312左翼粉砂岩4m6m灰色灰白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风化破碎,裂隙发育。312左翼粉砂岩、细砂岩5m10m伪顶泥岩0m0.3m灰黑色,富含植物化石。伪底泥岩、粉砂质泥岩00.3灰黑色,层理明显。遇水易软化,富
6、含植物化石。直接底粉砂岩、砂岩811灰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水平层理。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 地 质 构 造1、 工作面整体构造简单,中部略有起伏变化。工作面东部回风巷和运输巷末尾揭露采区大断层,其产状:28365,推测断层落差1013米。对该工作面有一定影响。2、 大断层以西一定范围内节理比较发育,煤层内生裂隙大都为方解石填充,部分地段煤层顶板较破碎,并发育有离层。 第五节 水 文 地 质 一、含水层 本区位于矿区西部,地形南高北低,地形相对平缓,地面无大的建筑物, 也无大的湖泊、河流等地表水体,潜水部分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为直罗组裂隙潜水、承压水(J2Z),一般厚度2
7、540m,含水层主要为灰白色砂砾岩、粗中粒砂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及泥岩,钻孔涌水量0.2930.506L/s,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型水,矿化度210370mg/L。含水层顶部覆盖一层较厚的亚砂土和黄土,厚度545m;底部覆盖一层粉砂岩、泥岩及砂质泥岩,厚度1025m;分别对含水层顶底形成隔水层。二、涌水量通过对之前工作面的涌水量观测与统计,结合本区具体地质地形情况采用经验比拟法预测本区正常涌水量为0.15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表4)表4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瓦斯及CO2本区2-2煤层瓦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制度-4802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 精品 管理制度 4802 工作面 作业 规程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