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docx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04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修课方式:必修总学分:2.5学分适用专业:中医专业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教学时数:40学时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 .课程简介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总论简要介绍妇科学术发展和代表性妇科著作的学术特点,论述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预防保健。各论按中医妇科学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2 .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掌握中医妇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调护及初级诊
2、治的能力,对中医妇科疑难危急重症一级处理和转诊的能力,开展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指导及健康管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56学时。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专业拓展课程,也是我院中医专业的必修课。4 .课程作用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二)设计思路1 .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
3、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中医妇科学课程根据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明确中医学专业人才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保健指导的能力,本课程为培养
4、学生该能力提供支撑。课程设置参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2 .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参照医疗行业准入标准即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要点进行整合,简化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增加相关的体现内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专业特点,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课程讲授以基层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优化分配教学时间,做到与学生将来工作岗位接轨,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遵循学生职业能
5、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循序渐进,从基本理论知识入手,延伸到相关的疾病,同时参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构建从理论到防治递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采取项目引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校内模拟工作环境中边教边做,在临床实际工作岗位中边做边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达到学生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目标。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建立并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学习情境设计,采用病例导入、模型示教、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床旁教学等方法。课程考核以考试大纲为依
6、据,采取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中医妇科学总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操作(含见习、病例讨论)10学时。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中医学实训中心和医院完成。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2 .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证的概念、辨证论治及处方用药。3 .熟悉妇科各病证的病因病机。4 .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况、各病证其他疗法、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二)能力目标1 .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2 .掌握妇科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运用四诊正确收集妇科资料。3 .能用中医理论对妇科常见疾病作
7、出初步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4 .具有病案分析,规范书写门诊、住院病历的能力。5 .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接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H)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好学、能吃苦不怕累的治学精神。2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牢固树立“医即为人”的思想。3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团体协作的工作作风。4 .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课程内容和要求中医妇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妇科专业基础理论,包括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常用治法、预防保健等;妇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妇科学 中医 妇科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