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电除尘器颗粒物脱除特性工程应用试验研究.doc
《低温电除尘器颗粒物脱除特性工程应用试验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电除尘器颗粒物脱除特性工程应用试验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低温电除尘器颗粒物脱除特性工程应用试验研究对某1000MW燃煤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对设备前后烟道中的烟气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对设备各级电场的捕集飞灰进行检测;初步探寻了低低温状态下烟温与除尘效果的关系,研究了低低温电除尘器对各级粒径颗粒物的脱除效果、对主要成灰元素的捕集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电除尘器进口烟温至低低温状态(87100),可有效提升设备对烟尘的总体脱除能力,除尘效率可达99.9%以上,逃逸烟尘浓度可控制在20mg/m3以内;调整进口烟温至90,PM1脱除效率可达99.44%;元素Si、Al主要分布于较大颗粒(粒径10m)被电场捕集,元素Ca、Fe、M
2、g、S主要富集于可吸入颗粒物(PM10)被电场捕集。长期以来,煤炭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主导地位。作为主要电力来源的燃煤电站,在发电的同时,也向大气排放着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这些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迁徙、反应,与其他燃煤燃油固定源、移动源排放的污染物一起相互作用,成为当前频发的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由于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易于富集有毒元素,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长、迁移范围广,能够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道甚至肺部,危害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将持续保持,随之而来的污染形势愈加严峻;在当前的能源供应格局下,燃煤电站颗粒物
3、污染控制问题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针对大型燃煤电站的颗粒物处理技术主要为干式静电除尘,以浓度为标准时,其对烟气中颗粒物脱除效率可达99%,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国内外对于燃煤过程中颗粒物的生成与排放特性、物质元素迁徙分布规律,以及飞灰比电阻等因素影响电除尘器效率的机理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干式静电除尘器(dryelectrostaticprecipitator,DESP)虽然总体除尘效率高,但是对于PM2.5的脱除效果较差,在0.11m区间更存在明显的穿透窗口。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增设PM2.5排放浓度限值,以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
4、标准(GB132232011)、环保部2013(14)号文件等的出台,燃煤电站颗粒物排放浓度标准日益严格,常规DESP的性能将越来越难以满足排放要求。为实现更好的环保效果,浙能等国内发电集团进行了“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烟尘排放限值降至10mg/m3,使得传统DESP技术遇到了新挑战。使用新型高效技术,通过调整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对DESP做优化,将是未来阶段DESP升级改造,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排放的同时提高PM2.5脱除效果的主要技术途径。低低温电除尘器(coldersideESP或low-lowtemperatureESP,本文中简称LLT-ESP)是在传统DESP前布置热交换装置,使除
5、尘器入口烟气温度由常规的120160降低到酸露点以下的低低温状态(100内,一般在8595左右),从而实现更高效的颗粒物脱除性能的设备。LLT-ESP在实现余热利用的同时,通过降低烟气温度,减小了烟尘比电阻和烟气粘滞性,减少了烟气处理量,有利于更高效地捕集烟尘;另外,烟温降至酸露点以下时,烟气中的气态硫酸与水蒸气结合冷凝成硫酸雾滴,可以起到烟气调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设备性能。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澳洲(liddell电厂)、丹麦(Ensted电厂)有过实验性利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多家设备厂家(MHI、IHI、Hitachi等)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推广;随着“超低排放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温 电除尘器 颗粒 脱除 特性 工程 应用 试验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