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脱硫塔喷淋段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及验证.doc
《大型脱硫塔喷淋段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及验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脱硫塔喷淋段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及验证.doc(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型脱硫塔喷淋段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及验证摘要:对大型湿法脱硫塔喷淋段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同现场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良好的喷淋层和喷嘴布置可对塔内烟气流动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在烟气入口对面的浆液池上方存在一气相的最高压区;原烟气的高速冲入对浆液滴的运动轨迹产生明显的影响,使得烟气入口处形成了一个斜向下呈带状的液滴浓度高值区;喷淋塔内温度梯度变化较大的区域在靠近吸收塔入口的位置,且此区域随烟气量的增大而扩大简单忽略塔内气相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势必将给计算带来误差;喷淋塔内的气相温度场和水蒸气浓度场分布有明显的一致性规律,证明了塔内的降温过程主要为蒸发冷却关
2、键词:大型喷淋塔;气液两相流;传热;温度场;水蒸气;数值仿真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对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和运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很多烧结脱硫装备投资巨大,但无法正常运行,或脱硫效果欠佳,主要原因就在于对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动规律的认识不够,以及对烟气降温的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对脱硫装备内部的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做更深入的分析,从而为设计和运行的优化提供依据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仿真是研究湿法脱硫过程的重要手段针对脱硫塔内气相流场的模拟研究较多1-3,但未考虑离散相作用的模拟结果在实际应用上的价值有限吸收塔内多相流模拟则为认识气液两相的
3、相互作用和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帮助,但相关文献大多未涉及温度场的模拟4-9此外,还有一些针对脱硫塔内化学反应的模拟研究,但基本上也都忽略了烟气降温过程和塔内的温度场变化,即不考虑温度场对反应的影响10-12;或将塔内温度变化简单假设为沿高度方向的一维函数,忽略其在径向的变化13-14可见,对大型脱硫塔内温度变化规律的掌握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学者在焚烧烟气急冷段内同时考虑了温度场、气液双膜理论和气固缩核反应模型15,但仅模拟了几个喷嘴已有的文献大多受限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故常常对模拟的脱硫塔几何尺寸进行缩减,或仅计算少量喷嘴以减少颗粒轨迹计算和两相耦合迭代的计算开销15,由此限制了研究结果在大型
4、脱硫塔上的应用和推广本文借助上海市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硬件平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的方法,对某大型喷淋塔的全尺寸喷淋段进行研究,详细模拟了塔内的气液两相流场和上百个喷嘴的喷淋,充分考虑了气液两相间的耦合作用(传动量、传热和传质过程),并将气相湍流脉动对颗粒运动的影响也考虑在内,从而获得较精确的塔内温度分布和烟气组分(主要是水蒸气)分布以此揭示脱硫塔内气相和液滴颗粒相的分布特点,并讨论塔内传热、传质的规律及对脱硫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以进一步验证模拟的正确性1数学模型及控制方程本文的气液两相流模拟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下处理离散相(液滴)对于气相,为了封闭Reynolds时均方程
5、组中的二阶关联项,本文采用标准k-模型离散相颗粒的轨道通过积分拉氏坐标系下的颗粒作用力微分方程来求解文中还考虑了气相湍流扩散对颗粒相的分布和轨迹的影响,通过颗粒随机轨道模型来计算,即采用随机行走模型(discreteran-domwalkmodel)来考虑湍流脉动对颗粒相的作用为了更全面地模拟气液两相间的传递过程,本文考虑了能量方程由于气液间的传热伴随着蒸发乃至沸腾,因此还要加入液滴气相的组分输运方程因此,当计算离散相的液滴颗粒轨道时,将同时跟踪计算颗粒沿轨道的热量、质量、动量的损益,这些物理量将用于随后的连续相(气相)的计算中去交替求解离散相与连续相的控制方程,直到二者均收敛为止,此即双向耦
6、合计算通过积分流场中颗粒的运动、能量以及组分方程,得到颗粒的速度、轨迹、温度和组分分布以下略去气相控制方程,仅列出离散相方程和气液两相耦合的有关方程1.1离散相方程颗粒作用力平衡方程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形式为式中:FD为颗粒驰豫时间;Re为颗粒的相对Reynolds数;ui为流体相速度;upi为液滴颗粒相速度;为流体相动力黏度;p为液滴颗粒密度;dp为颗粒直径;gi为外力对液滴颗粒的加速度式(1)右边依次为流体对液滴颗粒的曳力项、重力项(包括浮力作用)和其他作用力项气相湍流对颗粒相的分布和轨迹的影响通过颗粒随机轨道模型来计算设流体湍流各向同性,认为流体速度脉动值iu符合高斯分布当颗粒穿过湍流 主
7、气流中的蒸汽浓度由水蒸气的组分输运方程求解得到,即2模拟对象及模型简化本文以某实际运行的大型喷淋塔为模拟研究对象,采用ANSYSFluent12.0计算平台进行模拟喷淋塔设计烟气量120万m3/h,原烟气入口温度130,,原烟气湿度7%(体积分数)共4层喷淋,最上层与最下层喷淋层及喷嘴的布置方式相同各喷淋层的位置高度为8,m、10,m、11.75,m和13.5,m,底层喷淋距吸收塔入口顶部1.5,m每层有41个实心锥喷嘴,单喷嘴流量56.6,t/h,喷射角度90喷射液滴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7,mm,液滴颗粒服从Rosin-Rammler分布喷淋层结构和喷嘴布置见图1吸收塔的模拟范围从浆液池的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脱硫 喷淋 段气液 两相 流动 传热 数值 仿真 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