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荷耕作型湿地净化村落污水效能研究.doc
《低负荷耕作型湿地净化村落污水效能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负荷耕作型湿地净化村落污水效能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低负荷耕作型湿地净化村落污水效能研究摘要:以南方地区水稻田为载体,构建低负荷耕作型水稻田湿地,考察水稻生长周期内不同水力负荷(HLR)条件下的COD、总磷、氨氮、总氮等污染物去除规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稻田排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后,装置的净化效果提升了4%13%;当水力负荷为0.065 m3/(m2d)时,耕作型湿地对COD、总磷、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47.3%、84.0%、80.0%、68.5%;模糊综合评价表明稻田排水水质优于普遍农村污水设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关键词:耕作型湿地;氮磷;稻田;水力负荷農村生活污水
2、早期主要混有少量的肥料,但现在由于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再加上随着农村地区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工作,使得生活污水用作农肥的越来越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中的化肥量占比越来越高。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排入沟渠、河道、池塘,由此对地表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农村生活污水的成分较复杂,很容易通过农作物进入食物链,因此其对环境的影响比城市污水对人类及生物的影响更为严重。人工湿地(CWs)作为一种处理废水的综合生态系统,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和磷等,由于其具有污染物去除能力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开发和维护费用少、效果好等优点1,2,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的功效,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3、水稻作为经济型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磷,且从湿地公约内容上来看3,稻田也算是湿地的一种。虽然近几年已有相关研究通过耕蔬型人工湿地来净化农村尾水,但主要利用稻田型复合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吸收及土壤生物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去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考察在不同水力负荷(HLR)的条件下,该耕作型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能,旨在对苏南地区农村面源污染修复方式提供一定的选择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的材料选用PP板(1.0 m0.4 m0.5 m)。该装置主要由集水池、湿地处理区和出水区三大部分所构成。集水区主要由改性沸石4来完成,湿地填料基质自下而上主要由4050
4、mm砾石、1535 mm红砖碎块、48 mm陶粒,湿地的孔隙率为30.8%。试验进水通过恒流水泵抽入集水区,经集水区的沸石层有效拦截后,再进入湿地主体。装置内的土壤取自常州洛阳镇薛家河周边稻田,覆土厚度为20 cm。 1.2 运行方式当装置内的填料和土壤充填完毕后,以0.024 m3/(m2d)为初始条件,让装置运行1周,一方面保证装置运行参数稳定,另一方面保证湿地床的挂膜顺利,随后再移植水稻秧苗。水稻秧苗取自常州市洛阳镇水稻田(种植密度为45株/m2)。根据水稻不同生长周期对水的需求量,调整装置的水力负荷。装置稳定运行1周后,每隔2 d测1次水样,连续测5次为1组水力负荷。1.3 水质检测方
5、法测定总氮、总磷、氨氮、CODcr、NO3-N、PO4-等6个水质指标,具体方法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5,pH、T(温度)和DO采用手持式哈希水质检测仪在现场进行实时测定。1.4 评价方法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CODcr、氨氮、总氮、总磷指标为限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田间排水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6,7,通过对5个不同HLR条件下水质质量安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以判别耕作型湿地对村落污水的净化效果。2 结果与分析2.1 对COD的去除运行期间的水温维持在2535 ,COD平均进水浓度为(764) mg/L。不同水力负荷(HLR)对COD的去除影响,随着HLR的增
6、大,COD去除率越趋平缓。HLR分别为0.024、0.033、0.065、0.090、0.113 m3/(m2d)时COD去除率依次为33.0%、46.8%、47.3%、44.3%、46.3%,装置的COD平均出水浓度为(41.531.47) mg/L,其中HLR为0.025 m3/(m2d)时的处理效果较差。在大部分条件下,装置出水浓度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但也反映出HLR的改变对COD的去除影响不大。耕作型湿地对COD的去除主要包括溶解性和非溶解性两部分8。一方面通过湿地填料的截留降低非溶解性COD的含量,另一方面是通过填料表面生物膜上的好氧厌氧微生物9及水稻根系的协同作用,将部分溶解
7、性COD和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物质、CO2、H2O。所以耕作型湿地对COD的去除主要依靠湿地填料的吸附、吸收。在HLR为0.024 m3/(m2d)(返青期)时,虽然此时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最长,但其填料生物膜相对较薄,微生物群落结构尚未成型,且水稻又处于秧苗时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限,从而出现起初净化效果较差的局面。随着水稻的生殖生长及微生物种群的丰富,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越趋稳定。且在HLR为0.113 m3/(m2d)时,此时已到水稻成熟期,水稻已对各营养物吸附饱和,但对系统的COD整体去除率影响并不大,从而也说明水稻对于COD的去除影响并不大,但出水也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负荷 耕作 湿地 净化 村落 污水 效能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