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doc
《地源热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地源热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摘要:由于地源热泵系统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弥补了中国传统的供暖、空调方式存在的问题,符合中国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政策,所以地源热泵系统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更关系到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地源热泵 环保 可持续发展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在采暖、空调、生活热水方面的能量需求越来越大,成为一般民用建筑物用能的主要部分。而传统的空调供热方式因其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浪费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衰竭,迫使人们找寻一种绿色节能的空调供热方式。此时,地源热泵这一有这近百年历史的并不新的新技术因其在环境保护和能
2、源节约方面的显著效果而被业界看好,作为一种有益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冷热源形式,已经引起了国内建设机构设计单位、房地产商和生产厂商以及公众的广泛兴趣,“地源热泵”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谈及。不少城市纷纷试点地源热泵项目,以求高效制冷或供暖。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节能且环保的新型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地下水能量来供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因此,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绿色利用资源与能源的方式。它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既关系到地源热泵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又关系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由于地源热泵系统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弥补了中国传统的供暖空调方式存在的问题,符
3、合中国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政策,所以地源热泵系统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更关系到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地源热泵技术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层的土壤(岩石)和水体(地下水、海洋、河流和湖泊等)吸收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热泵机组可以实现一机三用的功能,即冬季以冷凝器放出热量来供热采热,夏季以蒸发器吸收热量来制冷,四季可以通过冷凝器真个热量制备生活热水,并且夏季以制冷为目的时制备热水可以认为是免费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机组,是一项高效节能型、环保型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是
4、以土壤为冷热源对建筑物进行冬暖夏凉的空调技术,地源热泵只是在土壤和室内之间“转移”能量。利用较小的电力来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在冬天,将土壤中的热量送入室内。在夏天,过程相反,室内的热量被热泵转移到土壤中,降低室内空气温度,而土壤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季得到利用。如此周而复始,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舒适的生活环境。土壤源热泵换热器有多种形式,如水平埋管、竖直埋管等。这两种埋管型式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中国采用竖直埋管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节约用地面积,换热性能好,可安装在建筑物基础、道路、绿地、广场、操场等下面而不影响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桩基中设置埋管,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5、地源热泵系统可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和制冷,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制冷机的两套装置或系统。系统紧凑,省去了锅炉房,避免危险源,节省建筑空间,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观。地源热泵系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大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约4060%,节能50%左右。另外,地源温度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整个系统的维护费用也较锅炉-制冷机系统大大减少,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现以某工程为例,将两种方案夏季和冬季运行能耗测试数据作一比较。该工程为两层单体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000m2。室外气象参数:夏季空
6、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33.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为26.9,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为-9,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7,冬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1。建筑总冷负荷为105.5kW,总热负荷为70kW。 方案1: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采用2台YCAC75(H)空气源热泵机组,总制冷量为126kW,总制热量为134kW,制冷工况下输入功率为46kW,制热工况下输入功率为47.5kW。共选用24台风机盘管作为末端设备,总功率为2.72kW。采用电加热水箱作为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的辅助热源,补偿加热量按系统热负荷50%考虑,取35kW。 方案2:水环热泵空调系统。采用23台SHR系列单元式水环热泵机组,总制冷量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源热泵 环境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