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级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性能评估.doc
《300MW级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性能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MW级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性能评估.doc(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300MW级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性能评估对脱硝超低排放机组进行性能评估与分析,可为超低排放形势下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装置的稳定、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借鉴及指导。某3台300MW级燃煤机组SCR脱硝装置已实现NOx超低排放,以此为例,对其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进出口NOx浓度分布、出口速度分布、氨逃逸率、SO2/SO3转化率、系统阻力等运行参数进行了评估,掌握了此类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台300MW级燃煤机组脱硝装置整体性能良好,但存在流场不均、飞灰堵塞、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为此提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关键词:燃煤机组;烟气脱硝;SCR;超低排放
2、;性能评估随着最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和关于编制“十三五”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方案的通知1的提出,环保形势进一步升级,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又将迎来新一轮的超低排放改造。为此,本文采取对标比较法,对3个电厂3台300MW级已实施超低排放的SCR脱硝装置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分析脱硝系统存在的问题,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新形势下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及其调整提供参考。1研究方法与内容本次研究针对300MW级已采用SCR工艺实现超低排放运行的燃煤机组,在机组满负荷工况条件下对脱硝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性能试验及评估。测试参数包括烟气流量、NOx浓度、烟气温度、脱硝效率、氨逃逸率、系统阻力等
3、。采样点为网格布置,采用了平行采样平行分析的方法,参照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DL/T2602012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HJ5622010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法、DL/T9982006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等标准进行2,3,4,5。表1为本次研究选择的机组情况,其锅炉分别由国内不同制造厂生产。表1试验机组情况2分析与讨论试验时各机组均为满负荷工况。2.1脱硝效率3台机组的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及其入口、出口NOx浓度实测值与原设计值如表2所示(表中A侧和B侧分别指SCR反应器A侧和B侧,下同)
4、。表2脱硝效率及SCR反应器进出口NOx浓度测试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就脱硝效率而言,SCR工艺可以达到90%以上,脱硝装置出口NOx浓度可以有效控制在超低排放限值要求的50mg/m3以内,表明3台机组脱硝效果均良好。其中A机组和C机组脱硝装置入口NOx浓度均能控制在设计值范围内,B机组则超出原设计值,这主要是机组炉型、煤质、燃烧工况等因素造成。建议应优先对炉内进行燃烧优化调整,对燃煤进行合理优化调配,从源头上控制NOx生成浓度6,7。2.2流场分布流场控制是整个脱硝装置运行、维护和控制的核心技术,其中温度场、浓度场和速度场是3个关键的表征参数。因篇幅所限,本文只给出3台机组的脱硝装置的NOx浓
5、度场分布(见图1,2),温度场、NOx浓度场和速度场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如表35所示。图1满负荷工况下SCR反应器入口NOx浓度分布图2满负荷工况下SCR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表3:SCR反应器入/出口烟气温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2.2.1温度场分布由试验结果及表3可知,SCR反应器入口和出口温度分布呈两侧低中间高趋势,其相对标准偏差基本能够控制在3%以内,且反应器A、B两侧之间偏差不大,表明脱硝装置入口和出口温度场分布较为均匀,其对脱硝系统影响相对较小。2.2.2浓度场分布由图1、2及表4可以发现,3台机组SCR反应器入口NOx浓度分布总体呈两侧高中间低趋势,其相对标准偏差基本能够控制在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0 MW 燃煤 机组 SCR 烟气 脱硝超低 排放 性能 评估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