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的适用性研究.doc
《建筑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的适用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的适用性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的适用性研究摘要:本文从建筑物自然排烟的热压、风压作用,以及自然排烟极限高度着手,对建筑物排姻设施的设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建筑机械排烟进行适用性研究,同时对地下建筑的防排悃也有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建筑自然排烟机械排烟研究 1、引言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的死亡者中有60-80死亡原因与火灾中的烟气有关,如2005年山东威海金莹家电火灾中10名死者全都是烟气中毒死亡;2000年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中的309名死者绝大多数是CO中毒死亡;1990年1月14日西班牙一舞厅发生火灾,死亡43人,其中大部分是坐在凳子上死亡的,可以推测烟气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2、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建筑防排烟工程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其中,有关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的适用性研究也非常必要。2、火灾烟气分析可燃物多为有机物,还有少量金属,有机物的化学成份主要有碳(C)、氢(H)、氧(O)、氮(N),此外还含有硫(S)、磷(P)和卤素(F、Cl、Br、I)等元素,其燃烧产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等,在不完全燃烧状态下还会生成大量的中间产物。火灾烟气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三方面。火灾烟气的毒害性首先使受灾人员或扑救人员直接中毒或窒息死亡,其次是使受灾人员或扑救人员因缺氧或一氧化碳中毒晕倒后而被火烧死,火灾烟
3、气的减光性和恐怖性的危害在于妨碍疏散和扑救,造成火场混乱。3、防排烟所谓防排烟就是将火灾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烟气,在着火房间和着火房间所在的防烟分区内就地加以排出,防止烟气扩散到疏散通道和其它防烟分区中去,确保疏散和扑救用的楼梯和楼梯间内无烟,使着火层人员可以安全疏散,同时也可以给灭火救援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排烟方式总体可分为自然排烟方式和机械排烟方式,而机械排烟方式又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全面通风排烟方式、机械送风正压防烟方式、机械负压排烟方式。4、自然排烟的适用性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热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其实质上就是热烟气与室外冷空气的对流运动,其动
4、力是火灾加热室内空气产生的热压和室外的风压。自然排烟的方式有两种:(1)竖井排烟。其原理是依靠室内火灾时产生的热压和室外空气的风压形成“烟囱效应”排烟。不需要能源,设备简单;但竖井需要排烟口和进风口,两口需较大的截面积,否则排烟效果不佳,占用建筑面积较多;排烟效果不均匀;适用性有局限。(2)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进行无组织的排烟。这种排烟方式不需要专门设备,适用性广,可与建筑物原有构造结合;其缺点是因受室外风向、风速和建筑本身的密封性或热压作用的影响,排烟效果不太稳定。因火灾所产生的烟气温度高于空气,密度比空气小,着火房间内的烟气层压力大于室外空气压力,烟气自然向外排
5、出。室内外的温差越大,烟气越容易排出。随着烟气的排出,造成室内压力的降低,当低于室外空气压力时,室外空气就流进室内。这就形成了室内烟气与室外空气的对流运动,称为热压作用。热压作用能够很好地解释“烟囱效应”以及人员疏散时所采取低姿匍匐的缘由。在垂直地面的某一高度上,必将出现室内外压力差为零,通过该位置的水平面称为该着火房间的中性层。在中性层以下,室外空气的压力总是高于着火房间内气体的压力,空气将从室外流进室内;而在中性层以上则恰恰相反,着火房间内气体的压力高于室外空气的压力,烟气将从室内排至室外。建筑物周围室外气流静压的升降称为风压作用。当室外气流遇到建筑物时将发生绕流。在迎风面,气流受阻,动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自然 机械 适用性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