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04综采工作面初采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51104综采工作面初采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104综采工作面初采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煤矿51104工作面初采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XXX煤矿2023年8月第一章51104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概况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概况XXX煤矿(整合区)位于XXX西北直线距离约32.5km处,行政区划隶属XXX管辖。51104工作面位于矿井一盘区辅助运输大巷东侧,为矿井力煤第4个综采工作面,51104综采工作面宽度144m,推采长度1254m,面积180619m2o二、巷道位置及相邻关系工作面南接51103回采工作面,工作面北面实体煤,东面为5T煤层变薄区,西侧为5-1盘区主运、辅运大巷、回风大巷;上部为4-3盘区43102工作面采空区,层间距平均46叱下部为未开采的5-2煤层,
2、层间距平均15m。三、井上下对应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一开采标高+1019.8+1031.7m盘区名称一盘区地面标高+115Om1175m工作面长144米工作面推采长1254.4m地面相对位置51104工作面地表主要为沙丘地貌及黄土沟壑地貌,地表植被较好,黄土地貌部分地形变化较大,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工作面中部地表发育有一条较大冲沟,切割深度约30米,无基岩裸露,地表基本无耕地。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工作面开采后对工业广场及地面设施无直接影响。井下位置及与相邻关系为矿井5煤第4个综采工作面,西面为5煤盘区三条大巷,工作面南接51103回采工作面,工作面北面为实体煤,东面为我矿与石岩沟井田
3、边界。第二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本工作面为一走向东西,倾向南,平均倾角为1。的单斜构造(局部倾角稍大)。现有资料显示工作面未见到断层和褶曲构造,且无陷落柱、岩浆入侵,仅局部地段顶板破碎,因此,构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较小。工作面回采期间应做好过顶板破碎带的相应措施,确保回采安全。二、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1、岩浆岩体、陷落柱等地质条件及对工作面回采影响根据XXX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区内无陷落柱、岩浆入侵。2、煤自燃危险程度等地质条件特征及对工作面回采影响根据矿井煤尘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显示,5-1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6天,属I类自燃煤层。煤尘有爆
4、炸性,爆炸指数为34.77%。在回采过程中应注意通风,降低粉尘含量,以确保安全生产。3、地质钻孔对回采的影响采面中部有46-4钻孔,如钻孔封闭不严,有可能发生突水,造成伤人、淹井等事故。第三节水文地质一、地表水区内主要水系为小板兔川,由东北流向西北,横贯整合区北部,年平均流量为3.52m3so这些沟川的流量严格受降水所控制,夏秋季雨季流量较大,冬春季枯水期流量甚微或断流。二、含(隔)水层组水文地质特征1、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层(1)第四系全新统风积沙层含水层(Q4eo1)区内呈片沙状覆盖于黄土梁第或局部基岩上,一般厚04.85m,以细、粉沙为主、疏松、孔隙度大、透水性好,利于降水入渗,多为
5、透水不含水层,一般与下伏含水层组成统一含水层。(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含水层(Q4a1)主要分布于各沟谷河床及河流阶地和漫滩地段,含水层为现代坡积物、河流冲洪积物。其赋存条件及富水性受地貌和岩性条件的控制,分布范围有限,该层厚度03.OOm,水位埋深差异较大,漫滩水位一般在1.002.OOmo富水性较差,且在平面上差异较大。矿化度03390771g1,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各支流汇集的泉水渗入,因而其与地表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并存在着互补关系。(3)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孔隙极弱富水含水层(Q21)广布于全区梁顶及山坡上,厚度差异较大,地貌形态为窄狭的深谷和冲沟。厚度为075m,梁弗区较厚,山
6、坡较薄。岩性为浅黄色亚砂土、亚粘土,水位埋藏较深,含水微弱,仅在低缓的梁岗区含水,储水条件差。据邻区杨伙畔井田资料水化学类型为H一氧化碳一CaMg型,矿化度1.29g1,属极弱富水含水层。2、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1)侏罗系中统延安组裂隙潜水含水层(J2y)该层分布面积较大,广泛出露于区内各沟谷两侧,勘探区内可分为五个岩性段,为本区含煤地层,因受构造影响及后期冲刷剥蚀作用,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度在87.20220.00ni之间。为内陆浅水湖泊三角洲相碎屑沉积,岩性主要由浅灰色各粒级长石石英砂岩及泥岩和煤层组成。露头区裂隙较为发育。深埋区裂隙发育很弱。各可采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其上部的中、细粒砂岩
7、,受沉积环境影响,砂体厚度无论沿走向或倾向均变化较大,致使含水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局限性。该组按岩层层序和含水特征,可分为三个含水层组,各含水层间由于泥岩及煤层的阻隔,使得整个延安组形成一个复合含水层组。(2)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第四段及第五段砂岩裂隙含水层段本含水层段为风化裂隙潜水,一般埋藏于松散层界面以下约30m的范围之内,其上覆岩层一般为黄土层,局部地段与新近系红土及第四系风成砂直接接触,或裸露地表。风化带发育及分布主要沿沟谷露头向内侧和纵深发展,界面起优与地形基本一致,但受地层埋深条件和岩石抗风化性等因素影响,厚度及风化程度不均。岩层埋深大风化程度弱或未风化,中、细砂岩风化后虽变色及力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1104 工作面 专项 安全 风险 辨识 评估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