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肠道菌群参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
《2023肠道菌群参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肠道菌群参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肠道菌群参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常发生于早产儿的肠道急症,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其病因之一。NEC患儿发病前后的肠道菌群均不同于健康儿。虽然尚未发现NEC的特定致病菌及相关代谢产物,但潜在致病菌及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石胆酸、色氨酸衍生代谢物等或在NEC中起着保护或促进作用。靶向调控肠道菌群如益生菌、粪便菌群移植等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构成,从而起到防治NEe的作用。另外,NEC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且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一旦确诊往往即为重症,基于菌群寻找合适的标志物对于NEC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新生J诉死性小肠结肠炎(
2、necrotizingenteroco1itis,NEC)是早产儿最常见且最严重的胃肠道急症,是早产儿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逐年增加,但NEC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新生儿NEC总病死率高达23.5%1,在极低出生体重婴儿中,其发病率约7.6%2,病死率高达40.5%1.存活患儿常留有诸多后遗症,其中肠衰竭发生率为15.2%35.0%,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率为24.8%-61.1%1;且NEC患儿平均智商较低。因此,阐明NEC发病机制,针对性防治NEC对于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及改善NEC患儿预后十分重要。目前认为NEC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早产、配方奶粉喂养、
3、长时间抗生素暴露、细菌定植异常、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但尚无确切定论。NEC从不在子宫内发生,且NEC样病变在无菌动物体内很难诱导;NEC患儿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益生菌、粪菌移植有防治NEC的作用,提示NEC可能存在菌群异常。本文就肠道菌群参与NEC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1.1 喂养方式喂养方式对生后第一年的粪便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有着很大影响3o母乳中含有多种低聚糖,促进早产儿特定微生物的定植和富集,增加菌群多样性,是新生儿肠内喂养的首选4。捐赠母乳儿的肠道微生物群与母乳喂养儿相似,但仍存在差异。与捐赠母乳喂养的早产Jq目比,在门水平上,亲乳喂养组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低、
4、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在科水平上,双歧杆菌科丰度更高、梭状芽胞杆菌科丰度更低;在属水平上,双歧杆菌属和肠杆菌未分类属水平更高、柠檬酸杆菌属和梭菌科未分类属水平更低5。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具有差异,门水平上配方喂养儿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高于亲乳和捐赠母乳喂养儿5,变形杆菌门、拟杆菌门及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属水平上表现为拟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副拟杆菌属存在差异;生后第26天,亲乳喂养儿的肠道拟杆菌门的细菌总数、肠球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水平均高于配方喂养儿6。1.2 早产早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低于足月儿,胎龄越小的早产儿,其肠道菌群定植越晚、多样
5、性越低7。KorPe1a等8对45例早产儿的262份粪便样本进行16SRNA扩增序列分析发现,肠道菌群的发展呈阶段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和双歧杆菌依次为各阶段的优势菌属,婴儿成熟度是肠道菌群发展尤其是达到双歧杆菌占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足月儿在属水平上,每个时间点均检测到双歧杆菌,而晚期早产儿出生后一周内双歧杆菌在属/种水平上均显著低于足月儿,且肠道菌群定植进展缓慢,晚期早产对生后6个月的肠道菌群发育亦具有独立影响9。此外,围生期抗生素暴露显著延迟肠道菌群定植,导致早产儿粪便中缺乏双歧杆菌属10,从而进一步降低早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7,10,分娩方式、产前并发症与肠道菌群失调存在关联10
6、,11。2NEC中肠道菌群变化目前尚无NEC的确切致病菌报道,但与未患NEC相比,NEC发病前和诊断后均存在菌群失调的典型特征12,13,14,15,16,17,18。NEC发病前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变形菌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和拟杆菌相对丰度降低14;在种/属水平上,长双歧杆菌相对丰度低、阴沟肠杆菌及芽泡杆菌和梭菌相对丰度较高16,18。发病前肠道中不与IgA结合的肠杆菌科丰度激增,而健康婴儿肠道的肠杆菌科丰度较低,且大部分与IgA结合15。NEC发病前2天,所有细菌尤其是肠杆菌科复制速率显著增加17。虽未发现NEC发病前的肠道菌群与其严重程度有关13,但在早发型NEC(7d发病)和晚发型NE
7、C(7d发病)中肠道菌群存在差异,早发型NEC发病前的粪便样本中狭义梭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晚发型NEC在发病前6天大肠杆菌及志贺菌呈显著增加趋势1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Ec确诊后粪便样本中肺炎克雷伯菌丰度更高,产气荚膜梭菌普遍存在,肠球菌、链球菌、消化链球菌为优势菌属16,17,19;而对照组表现为厚壁菌门和乳酸杆菌更为丰富7,20。NEC发病前后均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失调,提示肠道菌群参与NEC的发生发展。3肠道菌群参与NEC的可能发病机制肠道菌群在健康和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21。学者指出宿主-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可能是NEC发病的核心环节,早产儿细菌定植时肠道对微生物配体的高反应性,继而
8、引发一系列异常信号表达和黏膜炎症免疫反应22。菌群失调和NEC发病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关系有害菌”增加和”有益菌”减少均会导致肠道重要功能无法维系。3.1 To11样受体4(to11-1ikereceptor4,T1R4)参与NEC的发病目前未发现NEC的确切致病菌与代谢产物但潜在致病菌的检出率较高,如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23、产细胞毒素性肺炎克雷伯菌24,提示一系列潜在致病菌可能共同导致NEC的发生。T1R是一类典型的模式识别受体,可以直接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引发下游信号传导,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T1R4是介导脂多糖应答最主要的受体之一,识别革兰阴性杆菌上的脂多糖,在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肠道 参与 新生儿 死性 小肠 结肠炎 发病 机制 研究进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