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712 甲氧基乙氧基与羟丙氧基测定法通则.docx
《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712 甲氧基乙氧基与羟丙氧基测定法通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712 甲氧基乙氧基与羟丙氧基测定法通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0712甲氧基、乙氧基与羟丙氧基测定法本法系采用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或容量法测定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纤维素或羟丙甲纤维素等药用辅料中所含的甲氧基、乙氧基和羟丙氧基。可选择第一法或第二法测定,当第二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以第一法测定结果为判定依据。第一法(气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25%苯基-7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20%的填充柱,或用6%匐丙基苯基-9强二甲基硅氯烷(或极性相近的固定液)为固定液的毛细管色谱柱;起始温度为100,维持8分钟,再以每分钟50C的速率升温至230C,维持2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热导检
2、测器(TCD)温度为250C。理论板数按正辛烷峰计算不低于1500(填充柱)或IOOOO(毛细管柱),对照品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品溶液IU1注入气相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计算校正因子,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3.0%。测定法取供试品约65mg,精密称定,置己称重的反应瓶中(可取IOm1的顶空进样瓶),加己二酸80mg,精密加入内标溶液(取正辛烷0.5g,置IOOn1I量瓶中,加邻二甲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与57%氢碘酸溶液各2nd,密封,精密称定,于130150C振荡60分钟,或在130150加热30分钟后,剧烈振摇5分钟,继续在130150C加热30分钟,冷却,精密
3、称定,若减失重量小于反应瓶中内容物的0.50%,且无渗漏,可直接取混合液的上层液体作为供试品溶液;若减失重量大于反应瓶中内容物的0.50%,则应按上法重新制备供试品溶液。另取己二酸80mg,置已称重的反应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与57%氢碘酸溶液各2m1,密封,精密称定,根据供试品中所含甲氧基、乙氧基和羟丙氧基的量,用注射器穿刺加入相应的碘甲烷、碘乙烷和2-碘丙烷对照品,精密称定,两次称重结果相减即为对照品的加入量。振摇约30秒,静置,取上层液体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Iu1,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并将结果乘以系数碘甲烷(分子量141.94)转换
4、为甲氧基(分子量31.03)系数为0.2186;碘乙烷(分子量155.97)转换为乙氧基(分子量45.06)系数为0.2889;2-碘丙烷(分子量169.99)转换为羟丙氧基(分子量75.09)系数为0.4417,即得。第二法(容量法)1 .羟丙氧基测定仪器装置如图1。图中D为25m1双颈蒸谯瓶,侧颈与外裹铝箔的长度为95mm的分锵柱E相连接;C为接流管,末端内径为0.251.25mm,插入蒸储瓶内;B为蒸汽发生管(25mm150m),亦具末端内径为0.25125mm的气体导入管,并与C相通;F为冷凝管,外管长IOomnb与E连接;G为125m1具刻度的带玻塞锥形瓶,供收集循液用。D与B均浸入
5、可控温的电热油浴A中,维持温度为155。图1隘丙氧基测定仪器装置测定法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精密称定,置蒸馔瓶D中,加30%(gg)三氧化铭溶液IOm10于蒸汽发生管B中装入水至近接头处,连接蒸储装置。将B与D均浸入油浴中(可为甘油),使油浴液面与D瓶中三氧化珞溶液的液面相一致。开启冷却水,必要时通入氮气流并控制其流速为每秒钟约1个气泡。于30分钟内将油浴升温至155C,并维持此温度至收集储液约50m1,将冷凝管自分储柱上取下,用水冲洗,洗液并入收集液中,加酚酰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11)滴定至PH值为6.97.1(用酸度计测定),记录消耗滴定液的体积片(m1),而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712 甲氧基乙氧基与羟丙氧基测定法通则 2015 年版 中国 药典 通则 0712 甲氧基乙氧基 羟丙氧基 测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