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2 .抓住关键字词,展开想象,理解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 .在诵读中感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远征将士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从而激发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大意,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难点:感受边塞战场环境的荒凉,体会守边将士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一一入诗文1、播放精忠报国音乐视频。2、谈话导入边塞诗。3、回顾所学边塞诗。4、今天我们就来再学习一首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板书诗题)5解诗题师补充说明:从军就是参军的意思,诗题中含有“歌吟引
2、行这些字的大多都是乐府诗的一种。6、知诗人小结:王昌龄的边塞诗在盛唐诗人当中,不算是最多的,但就是这七首从军行,奠定了他成为最优秀边塞诗人的重要地位,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七言圣手。二、反复诵读一一品诗韵1、(出示全诗)这首诗没有生字,大家放声去读,至少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读自己的,开始!2、请生个别读。(发现有人能读出节奏,引导:这位同学读着7个字的古诗时是有停顿的,你听出来了吗?你知道怎么停顿吗?)小结:7个字的古诗可以2个2个3个的读,当然也可以4个3个的读,这样就读出了古诗的?(节奏)(出示有节奏线的诗歌)3、有节奏的读。4、读出节奏还不够,我们还要能读出诗歌的韵味儿!我们都知
3、道诗歌他是押韵的,对不对?请问这首诗歌他的韵在哪里?5、把诗歌读的有节奏,有韵味儿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呀,还没有达到读诗的最高境界,读诗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要读出什么来呢?(有感情)过渡:要读出诗的感情来呀,就好像这诗就是你写的,你就是诗人,你和诗人心心相印,心有灵犀。要想读出感情,我们还得走进诗歌中去,看看诗里到底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三、展开想象一一解诗意1、回忆方法:要读懂一首古诗的意思,我们都学过哪些方法?(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扩充词语、联系生活实际)2、(出示合作学习任务)同桌合作学习:请用上这些方法,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诗句都描写了哪些画面?读一
4、读,想一想,说一说(出示前两句),请生个别交流:从这两句中,你读出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预设:预设1从青海我仿佛看到了一望无垠的青海湖,感觉非常辽阔宽广。预设2从长云我看到漫天的长云把整个天空都布满了,感到边塞的天空也很辽阔。预设3从孤城我看到孤零零的一座城池,人非常的少,感觉这个地方很萧索、孤寂、荒凉、苍茫。预设4从雪山也能感受到边塞的辽阔宽广。预设5从遥望感受到孤城到玉门关非常的遥远。师小结:这里有茫茫的雪山,漫天卷地的长云,人烟稀少的孤城,还有那相隔千里的玉门关,多么辽阔、遥远,孤寂而又苍茫的边塞呀!所以这两句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3、引导读出边塞之辽阔。出示青海湖、雪山、孤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下册 从军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