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型策略:科学学铝的新方法.docx
《线型策略:科学学铝的新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型策略:科学学铝的新方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线型策略:科学学铝的新方法下一页12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其他化学知识的载体,在中学化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常见的铝盐(如氯化铝、明矶等)一直是命题的热点。A13+、AI(OH)3、A102-的相互转化,应用在离子别离(如Mg2+、A13+的别离)、共存及推断中的试题屡屡出现。2019年开始高中化学教学采用了新教材。不难发现铝这一节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一一将其改编在平衡章节之后,要求学生用平衡的理念来分析。这势必对学生这一节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为金属的镁、铁的章节却做了大幅度的删减。因此,大胆假设今后几年试题仍将在AI与酸
2、反响、A13+与碱反响,A102-与酸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计算、图象分析等方向作文章。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往往习惯于采用“铝三角来教学。铝三角可以说明A13+、A1(OH)3、A102-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三者之间可以通过参加酸或者碱相互转化。然而关键的定量关系(A13+与0H-相互滴加产物的讨论等)不能通过“铝三角得以表达。因为,铝三角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点:A102-是AI(OH)3在0H-过量时产生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大胆提出“线型学铝策略。一.线型学铝概念的提出“线型学铝策略中所谓的“铝线,其实就是由H+A13+A1(OH)3A102-0H-五个粒子所构成的一条关系线。出于H+、0
3、H-与A13+、A1(OH)3、A102-的紧密关系考虑,与“铝三角不同,“铝线中参加了H+、0H-这两种离子。感觉上,粒子数的增加,使问题变的更为复杂;而实际上,只是将原本转换关系中隐藏的粒子更直观、更清晰表现出来。二.线型学铝概念的剖析“线型学铝根本内容可以由四句话来概括一一相邻粒子不反响,相隔粒子聚中间,隔之越远越易行,所带电荷是关键。(一)相邻粒子不反响一一解决粒子间共存问题有铝元素参加的粒子间共存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会考、高考的热点,2019年的浙江省会考试卷中就有两题(第4题、第23题)涉及这一内容。例:以下物质中,既能跟NaOH溶液反响,又能跟盐酸反响的是0A.A1(OH)3B.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型 策略 科学学 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