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构成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oc
《空间构成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构成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空间构成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摘 要:本文把空间构成理论研究应用到居住区这一特定区域讨论植物造景,并分别从空间形态、种植形式、种植层次3个方面展开对居住区植物造景手法构思的讨论。关键词:空间构成;植物造景;居住区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居住区环境设计在住房消费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生态的现代化居住观使居住区植物景观受到重视。因此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我们应该掌控好植物景观整体空间结构,改变对于视觉景观实体重视的传统思维模式,强化由实体构成园林植物空间的景观意义。1 空间形态1.1 空间构成方式在植物空间构成方式中, 分别有“点”空间,“线”空间和“面”空间1。1.1.
2、1 “点”空间。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孤植树或丛植树群作为“点”景。居住区植物造景中应用“点”空间的位置很多,比如主入口,中心草坪,视线停留点等。“点”空间还有一个特殊类型是运用植物围合起来的空间,空间的中心是雕塑,喷泉等硬景。1.1.2 “线”空间。实质是“点”空间的延续,它可以延伸视觉达到引导空间的目的,最后形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其形成的表达方式比“点”空间更为丰富,“线”空间可以分为“直线”空间和“曲线”空间。“直线”空间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典型的运用是园路行道树、树阵区等。“曲线”空间则是花坛、植床的布局设计。1.1.3 “面”空间。构成形态更为多样化,原因在于“面”空间是由“点”空间和“线”空
3、间组合而成2。它可以是开敞宽阔的空间比如主入口或中心绿地,也可以是紧凑密闭的空间比如入户空间。1.2 空间形态性质根据拓朴几何学的思想,空间形态不局限在具象层面,更为关注其结构性的构成。植物空间分为静态空间、动态空间和动静结合空间。从植物造景角度来看,划分是动、静态空间的主要依据是该空间的功能性质。1.2.1 静态空间。在居住区内,静态空间是指供居民停留、休憩、观景的场地空间,空间特点是较为稳定和封闭,构成方式多为“面”空间。常见的静态空间有:下沉雕塑小广场。1.2.2 动态空间。居住区里的动态空间很多,主要引导或吸引居民通行或游玩,其共同特点是有强烈的方向性和流动感。最基本的动态空间就是“线
4、”空间,而且其尺度越小,“动态”性质越强烈。比如游园中蜿蜒曲折的竹林小径。1.2.3 动静结合空间。动静态2种空间的相互穿插或过渡。1.3 空间形态表现根据组织形式和外部形态的不同,植物空间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常出现焦点型、平行线型、围合型、综合模糊型等形态。1.3.1 焦点型。焦点型空间的构成方式是“点空间”,“点”可以在空间内、空间外和空间边界上,通过焦点位置的布局可以使空间产生强调和停顿。1.3.2 平行线型。一组平行的乔木、绿篱、灌木球、花径等所围合的植物空间。居住区里运用的例子很多,如道路行道树、宅旁入户灌木球、游步道花径。1.3.3 围合型。围合型植物空间根据围合
5、的封闭程度又可以分为“口”型、“U”型和“L”型。“口”型是封闭性最强的空间形态,通过完全封闭的造景方式隔绝外界形成独立空间,比如儿童游乐区。“U”型三面封闭,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空间的封闭决定于边的长短。在居住区里常看到流线型的地被层和草坪围合出来的空间就是典型的“U”型空间。“L”型为两面封闭,在拐角处形成特定空间,由内向外空间感逐渐从封闭变为开放,还可以在此看到远处的“借景”。1.3.4 综合模糊型。是指散植界定不清或是多种空间形态结合的植物空间,在自然式种植风格的居住区里存在很多这样的植物空间。2 种植形式园林植物空间的种植形式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聚植、群植、林植、散点植3。在居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间 构成 居住区 植物 中的 应用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