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探究.doc
《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探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探究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功能需求下,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城市广场、居住空间的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景观设计空前繁荣。西方现代艺术与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手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结合的新中式风格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新鲜血液。本文介绍了新中式景观园林的发展、特性、设计要素和未来。新中式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开放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设计手法,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深邃意境和场所精神,吸收演化了传统的设计细节,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发扬。关键词:新中式风格;传统园林;设计;传承;发扬前言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
2、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中国的建筑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一个既能表现中国文化,又能适应新技术的一种建筑形式。贝聿铭的话中有三个关键点:建筑形式经济基础文化认同。“物力之所及”是指经济基础可以支撑,“自己的文化”即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无疑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因而现代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成熟就水到渠成了,与建筑相匹配的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孕育而生。1新中式景观园林近年来的发展概况新中式住宅特别是新中式景观园林兴起于2005年左右。那时以万科第五园、广州云山诗意等为代表的现代新中式和古典新中式景观园林的出现给
3、以欧美风格为主流的景观园林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第五园那句“骨子里的中国”宣传语,掀起了传统文化和居住理念的回归热潮。在近十年间,这样的风格不断演绎、推陈出新,直至形成了以龙湖、泰禾等一些列地产作品为代表的中式景观风尚。这是文化回归和认同在居住文化中的体现,当人们摆脱刚刚富裕起来的浮躁,沉淀下来寻找能够代表自己身份的标志的时候,传统文化必然再一次回到了主流文化层面,回归本源文化则成了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在近三年间,各种源于传统中式文化风格的社区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在传统的建筑布局、园林布置和细节设计中寻找的灵感不断推动着设计师的思绪,并不断演化、推陈出新,设计亮点灿若繁星。绿城桃花源、桃李春风
4、,泰禾院子系列、龙湖景粼原著系列皆成为新中式景观风格的代表。2新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21空间的传承与演化中式传统空间讲究空间的序列和格局。空间序列是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问题。有人把中国园林比喻为山水画的长卷,意思是指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的特点。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这种多空间、多视点、连续性变化的特点有了充分的体现,如用串联的方式来组织空间院落并形成完整的序列,即沿着一条轴线使空间院落一个接一个地渐次展开,或规则但又不尽相同,有些则突破机械的对称结合建筑布局力求富有自然情趣和变化。在南京•滨湖里项目的设计(见图1)中,就采用了主入口为空间起始点,以规则构图的方式组织入
5、口景观轴线的整体空间序列,通过廊、景墙、绿化等元素,组成了一组院落环环相扣,但又各不相同,收放有序的院落轴线组团。在这里,分隔院落的不再仅仅是建筑或是围墙,可以选择更加灵动的绿化,或是半遮半掩的长廊、铁艺格栅,让空间更加地具有现代感。22构筑物等小品设计中式传统园林中,不同形式的建筑本身就是主要的景观元素,加上与建筑结合紧密的长廊、山墙、院墙等,构成了传统园林中的主体。在现代的社区景观之中,住宅成了主体,加上消防通道、消防扑救面等强制条件的出现,内部空间已无法再现古典的构筑物与园林的结构关系,结合开放的户外功能需求,务必以一种更加开放,更考虑功能的方式对构筑物进行考虑、设计,满足大多数普通住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观 园林设计 空间 艺术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