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生平个人简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观生平个人简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秦观生平个人简历秦观(1049IoO)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循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
2、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J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秦观生平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修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来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
3、24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
4、、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秦观人生经历少年时期皇佑元年至元丰七年(一。四九一。八四年)少年交友游历秦观在未仕期间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准备科举,然亦时常游历于江南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在这段期间秦观的主要出游地有二:一为神宗熙宁九年(一C)七六),秦观同孙莘老、参寥子访漳南老人于历阳之惠济院。浴汤泉,游龙洞山,又至
5、乌江谒项羽墓,极山水之胜。此次出游共得诗三十首,并赋汤泉赋一篇,以记所踪。二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秦观前往越州省亲,适逢苏轼自徐州徙湖州,于是便乘苏轼官船一同南下,途经无锡,游玩惠山,又经吴兴,泊西观音院,探访诸寺。端午过后,遂别苏轼赴越。八月中秋与参寥子、辩才法师同游龙井,其后又与郡守程公辟游玩鉴湖、拜谒禹庙,相得甚欢,直至岁末家书催归,秦观始依依不舍的乘船北归,也在此刻写下著名的满庭芳(山抹微云)来描述此一离情,透露出此段漫游岁月中的美好与不舍。三试及第学而优则仕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秦观亦是如此,希望藉由科举而荣登仕途,然而秦观的科举路途却是屡遭挫折,神宗元丰元年(一C)七八)秦观第
6、一次参与科举应试,抱著满满的期望换来的却是落第的命运,于是他便马上“退居高邮,杜门却扫,以诗书自娱”(掩观铭),可见此一失败,对他是一大打击;神宗元丰四年(一C)八一)秦观再次应试科举,依旧名落孙山,科举的接连失利,使得秦观心境更加忧愁悲郁,认清了“风俗莫荣於儒,材能咸耻乎未仕”(谢及第启)的社会现实,只好改变态度学习时文并向时人投献诗文,希望获得举荐,终于在神宗元丰八年(一O八四)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并成功考取进士,步上其仕宦之途。仕宦时期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绍圣元年(一。八五一。九四)朋党倾轧是北宋政治上的一大难题,更是朝廷不安的一大乱源,秦观入仕之时,适逢北宋党派争斗日益激烈之际,秦观亦身
7、不由己的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无法自拔。元丰八年,秦观登进士第之彳麦,除定海主簿,未赴任即授蔡州教授,因其亲附苏轼,被视为旧党,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元佑二年苏轼、鲜于件,共以贤良方正荐於朝,遂入京应试,无奈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诬告,而不得参加应试;又元佑五年右谏议大夫朱光庭弹劾其素号薄徒,恶行非一”,而罢太学博士;元佑六年又因贾易诋其不检而罢正字,接二连三的贬官,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政治开始灰心有退隐之意。元佑八年,秦观授左宣德郎,又由秘书省正字兼国院编修官,参修神宗皇帝史实,甚得恩宠,数月之间,拔擢连连,此为秦观仕宦时期最顺遂风光之时。宦达未几,元佑九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
8、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一一被贬,秦观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贬谪时期绍圣元年至元符三年(一C)九四OO年)元佑九年太皇太后高式崩逝、哲宗亲政,政局丕变,旧党之人被贬出京,秦观亦难获免,开始其艰苦的贬谪之路。秦观首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因御史刘拯告他重修神宗实录时,篡易增损,诋毁先帝,前往杭州途中又贬至处州任监酒税。在处州任职之时,秦观学佛以遣愁闷,常与佛寺僧人谈禅,并为僧人抄写佛经,他的千秋岁词在回忆当年欢会时,抒发了很深的感慨和忧愁,己从去年的惆怅转为悲怆: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鹅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无奈小人构陷,诬告秦观写佛书,又因此获罪。宋史文苑传云:”使者承风望指,伺候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削秩是将所有的官职封号去除,是对士大夫最严重的惩罚。贬谪南荒时秦观心情悲慨,心中早己绝望,作了踏莎行词,虽将千秋岁的直抒换为比兴,没有“愁如海”之类的字眼,内心深处却依然郁结难解。其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1正是秦观此时最佳的写照。上片营造出一个凄迷的暮春境界,而起头”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三句,连下“失”、“迷”、“无”三字,透出了词人心中的渺茫之感,黄苏蓼园词选认为:“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可谓深获其心。至
10、如王国维所说的从“凄婉”到“凄厉”,更是敏感地指出了他内心感情、精神境界的递降。秦观甫至郴州马上又移至横州编管,元符九年,移送雷州编管,眼望离京师越来越远,归乡无期,秦观赋自做挽词: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奇祸一朝作,飘零至於斯。此词道尽心中凄苦之情,怎叫人不心生悲惋。元符三年(西元一一OO)哲宗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异,迁臣多内徙,秦观也命复宣德郎,放还横州,行至滕州之时,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而卒,结束其坎坷的一生。张文潜曾作祭秦少游文)云:“呜呼!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间关忧患,横得骂诟。窜身瘴海,卒仆荒陋。”这正是秦观一生的最佳写照,句
11、句痛人心肺,一代文人,命运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到最后竟死在化外之地,令后人无限感慨。秦观策论艺术秦少游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少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其实,在秦少游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当然,评价一个作家的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数量而不看质量,有的作家存世虽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撼动的。尽管如此,要历史而客观地评价秦少游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如果只论其词,而不论其诗其文,尤其是
12、不论其策论,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也评不出一个完整的秦少游。紧扣现实,不尚空谈秦少游的策论共有50篇,其中进策30篇,进论20篇。认真分析这些策论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文章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较少作书生之空谈。这一方面与当时制科之文的要求有关,一方面也与其业师苏东坡的鼓励与点拨有关。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的成就颇高,他的鼓励与点拨当然是经验之谈。引古证今,说理透彻策论是古代的一种特有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政论文,是臣向君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和建议。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帝王,因而在写作上不能长篇大论地泛泛而谈,篇幅要短,立论要明,论据要足,说理要透。既要注意一事一议、深入浅出,更要
13、注意言而有理,言而有据,言而有序。统观秦少游所写的策论,基本上达到了以上几点要求,特别在引古证今、说理透彻方面更是无懈可击。结构严密、章法井然熙宁四年,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建议,改革科举法,“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士”。为了应举,秦少游在策论的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对策论写作的重视甚至超过诗词赋。他曾说“作赋何用好文章,只以智巧灯馆为偶俪而己。若论为文,非可同日语也。”正因为如此,秦少游的策论无论长短都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注意结构和章法的变化。铺陈排比,气足神完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和后来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都讲究运用“整句”铺陈排比,让人读起来感到有一股气势扑面而来,很有震撼力。秦少游在饱
14、读大量经典散文的过程中,对散文中如何运用铺陈排比心领神会,加之他青少年时也写过浮山堰赋黄楼赋汤泉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和渊明归去来辞等,特别是为纪念苏东坡在徐州抗洪成功所写的黄楼赋就很得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这篇赋“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他把赋中运用得驾轻就熟的铺陈排比又运用到策论中来,就使文章更加气足神完。综上所述,秦少游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完全可以用“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来一言以概括之。其实,对秦少游策论的评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很高的。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至于议论文字,今日乃付之少游及晁、张、无己:苏东坡辨贾易弹奏待罪劄子:“秦观自少
15、年从臣学文,词采绚发,议论锋起,臣实爱重其人J清代梁章冉扪虱新话:“少游文学西汉,所进策论,颇苦刻露,不甚含蓄。若比东坡,不觉望洋而叹,然亦自成一家。”现代著名学者朱东润则说:“予于少游之书,尤喜读进策三十篇,观其所得,导源东波,所见益卓。其论选举与役法者,皆深造而有得,不为世俗之言J秦观婚姻家庭秦观的正妻叫徐文美,而非传说中的苏小妹。这是他自己在为岳父写的文章里交代的。他的岳父是高邮一位姓徐的富商,因为有点钱,捐了一个主簿的官当,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叫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一文末尾说:“徐君女三人,尝叹日:子当读书,女必嫁土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关于其妻就是点了一下名字而已,在秦观的诗文中再无丁点提及,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观钟爱的女子。有人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而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里说秦观的诗是“公然走私的爱情”。茹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说了秦观的一件风流事。秦观在绍兴的时候,由当地最高长官太守接待,住高级宾馆蓬莱阁。一日,在席上看中一个歌妓,于是赋满庭芳,开头一句是“山抹微云”,后来就是“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了。此词流传甚广,苏轼曾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明代的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则透露了秦观的另两次艳事。“秦少游在蔡州,与营妓楼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