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docx
《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提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公众对于绿色经济日益重视,然而煤炭企业作为重污染企业极其容易对于当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对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绿色经济;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环境会计报告一、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理论基础第一,资源环境经济学。利用古典和现代经济分析基本工具对环境和资源进行分析和规划。从最初的“环境资源稀缺性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其发展趋势愈发重视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因素。其研究方法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逐步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的系统性考察。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
2、为代价,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危害,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煤炭产业,使发展、保护、治理、修复同时进行。第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包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与资源保护和产权保护有关的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我国对自然资源产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化改革上,即自然资源的所属权和使用权逐渐分离,一些自然资源可以进行有偿交易。污染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负外部性经济问题。阿瑟赛西尔庇古和马歇尔的理论观点认为,污染与资源优化利用无关,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污染和排放在所难免,即使通过价格机制也无法完全有效刺激经济行为。其他经济学家认为,征税可以有效遏制污染环境的经济行为滋蔓。经济学家在
3、研究可持续发展时,常常把煤炭等可耗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污染的短时间内的不可逆性视为出现在同一模型中的两个参数。而可耗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污染在短时间内的不可逆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抵触。第三,环境成本控制。将资本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通过控制环境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随着会计成本控制工具的改进,财务人员采用更高效的环境工作流程和改进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使企业的整体环境成本得到更有效的控制,环境成本大大降低,最终使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实现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第四,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财富来源。如果人类
4、考虑优化升级生产和消费关系链条,就无法站在这个伟大的链条之外。相反,必须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化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自然常常被视为无价之宝,其价值无法量化,煤炭资源具有天然的、内在的、非经济的价值,但事实是它与全球经济深深地交织在一起。以减少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社会经济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结合起来。二、煤炭行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不够先进。我国传统的环境成本会计制度存在两个缺陷:第一,环境成本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界限模棱两可,往往将排污费、绿化费计入企业的财务费用或管理费用。第二,现行会计制度没能全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环境成本
5、,即使存在或有环境成本,也没有出现在企业成本中。多数煤炭企业没有对销售费用、其他生产费用和环境费用进行单独核算,这直接导致了经营费用的区分不明确。此外,成本控制中也并未囊括企业对于履行社会环境责任所负担的成本,煤炭企业煤矿的开采与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合理范围内的有效估计。这些核算上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核算上的不规范与不完善,继而导致相关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全面。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根据两种判别方式判断环境成本是否资本化:一是未来利益外的成本法,即从环境的角度看,只要环境成本是由于未来即将获得的收入、现金流流入所产生的成本而应
6、当支付的对价,那么即使最终环境成本没有导致收入的增加,这部分成本也应当被资本化。例如,污染预防成本、环境弃置成本或环境清理成本。二是未来收益法,也就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环境成本只有导致企业未来收入增加、经济利益流入的部分才被资本化处理。然而,当环境污染预防、弃置成本和清理成本被认为对煤炭企业的经营与存续有重大影响、是绝对必要时,即使这部分环境成本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额外的经济利益流入,也必须被资本化处理。由于视角和出发点不同,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甚差异较大。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成果,重新完善我国固有的环境会计体系,将“自然收益”定为新体系的
7、重要指标,使用金融工具来引领自然与社会的融合,为人类和自然带来长期可持续的福报,以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二)环境成本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虽然曾经发挥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经过20余年的环境不断变迁和社会发展变化,经过法律规范和社会实践的不断相互适应和检验,它已经暴露出许多短板和缺陷。从各个单行环境法的不断完善来看,它已经无法涵盖和统一整个环境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精神,也无法整合和协调各个领域。这些法律和法规对环境破坏的惩罚力度不够,无法对煤炭行业发挥真正的制约作用。在这些环境法律法规中,很少有关于环境责任的具体规定,导致企业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被动地履行其责任,这加剧了
8、经济和环境的冲突。我国多数煤炭企业只遵循环保法规和政府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基于对污染减排、环境保护和绿色建设相对应的框架规定的简单描述,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但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详实的环境政策执行方法,无法有效控制环境成本。因此,在现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企业无法更好地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三)绿色经济体系薄弱,缺乏绿色意识。目前,多数煤炭企业过于强调提高煤炭产能,直接导致不良企业文化在行业盛行: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只看中数量而忽视质量,缺乏环保责任意识,不顾行业的整体利益,只关心本部门的绩效结果是否达标,环境成本控制意识淡漠。谈到管理成本,优先考虑改善采煤技术升级方面的成本,却忽视了碳排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行业 环境 成本 控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