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研究.doc
《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研究摘要:简要分析了四川省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进程和釜溪河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将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与釜溪河水资源利用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关键词:海绵城市;釜溪河;水资源利用;城市建设1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1.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实现城市良好的水文循环。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系统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利用模式,它注重雨水自然渗透、自然积存和自然净化,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
2、控制。1.2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1.2.1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进程。2015-02,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永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将生态自贡建设等与海绵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随后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制定完成,划定了覆盖面积达36.3km2的“海绵体”试点建设区域。市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等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有自贡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法、标准和规范。1.2.2釜溪复合绿道海绵体建设。釜溪复合绿道的建设构造了自然空间中无处不在的“海绵体”,且整个绿道也是一个巨大的海绵体。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总占地面积190hm2,绿化和水系面积为总面积的80%,园
3、区90%以上的面积可透水、渗水。经相关测算,该绿地系统每年可吸收雨水达1.7104m3。1.2.2.1透水铺装。釜溪河复合绿道中随处可见红色多孔轻质混凝土地面,它是由骨料、高标号水泥等拌制而成的。粗骨料表面包覆着由薄浆料相互黏结而成孔穴均匀分布的一层蜂窝状结构,所以,具有透气、透水和质量轻的特点。混凝土颗粒间的孔隙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有利于搜集雨水。1.2.2.2下凹式绿地在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随处可见大片下凹式绿地。它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延长雨水蓄存时间,是天然的“蓄水池”。而收集到的雨水通过植物的吸收净化和填料的过滤吸附,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剩下的雨水则排入专设蓄水槽,在干旱时为植物等补水
4、,实现雨水的“慢排缓释”。1.2.2.3人工湿地、人工湖。在釜溪河复合绿道,人工湿地景观共9处,占地面积达1.0105m2。人工湿地和人工湖都在低洼处,既能保证湿地的“吸水”功能,又能提升绿道的景观效果。雨天,雨水从收集口进入收集管网,经净化处理后流进湖泊,70%以上的水经雨水收集汇流,形成湿地水循环系统。1.2.2.4生物净化水体。釜溪河复合绿道中天然留存形成的雨水湿地,充分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的作用来净化雨水,具有高效控制径流污染的效果。比如,其中的梭鱼草、风车草、荷花和水葱等10余种水生植物就是最好的天然“净化器”。“渗、滞、蓄、净、用、排”6大措施在海绵城市具体建设中形成交互系
5、统,相互贯通。比如,雨水净化的作用和理念就在雨水调蓄的过程中一并进行。釜溪复合绿道的建设,就是釜溪河治理和利用与海绵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这种建设思路不仅可以实现对城市和河流的低成本开发、利用,还能逐步实现河流的净化,缓解河流污染。2釜溪河概况2.1釜溪河基本情况釜溪河是唯一穿越自贡城市中心区的河流,它是沱江的一级支流,由西源旭水河和北源威远河在境内的双河口处汇成干流,下游有长滩河和镇溪河汇入,在富顺李家湾汇入沱江,干流长73.2km。从旭水河源头算起,釜溪河在自贡境内长190km,流域总面积3490km2。2.2釜溪河污染来源釜溪河主要污染来源是工业污染、人口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建设 水资源 利用 研究
